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中国人的盛世情怀
时 间:1月17日(周六)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汪文学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
中国古代爱情诗赏析(四)
时 间:1月11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秦家伦
着名作家、教授
古琴雅韵
时 间:1月10日(周六)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张峰
中国琴会理事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漫谈
时 间:1月3日(周六)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田 原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大学》的内圣外王之道
时 间:12月14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王雷泉
汉字的历史际遇
时 间:12月13日(周六)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颜迈
《西游记》中的智慧
时 间:12月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何士光
中华生命大智慧
时 间:12月6日(周六)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 潘朝曦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您当前的位置 :贵阳孔学堂网站 > 修国学 > 明伦国学 > 国学沙龙 正文
古代“筷子”文化:古人结婚曾陪嫁筷子
2015-01-12 15:1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相当久远,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古人便开始使用筷子了。几千年来,有关筷子的说法、用法和忌讳等等,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箸文化”——

  筷子的最早记载始于何时?

   《说文解字》中称

   “箸,饭攲也”

  这东西在古人眼里并不一般,《说文解字》中称,“箸,饭攲也。”攲在古人眼里是一种奇巧之物,不仅西方人觉得中国的筷子不可思议,就是古代中国人自己也觉得筷子的发明很绝。

  现在流行的“筷子”叫法,在明代以后的文献中才较多出现,开始叫“快儿”、“快子”。被引用较多的说法,是陆容《菽园杂记》中有关时俗的记载。那时水上行舟之家讲究避讳,以吴中(今苏州)一带为甚,如忌讳“翻”、“住”等字眼,于是称“幡布”为“抹布”,“箸”为“快儿”。

  明人李豫亨在《推篷寐语》中则是另一种说法,他认为船家将“箸”称为“快子”,并不是“箸”与“住”谐音,而是“箸”与“滞”谐音。“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船家取意行舟快如飞,久而久之便喊开了,“快子”按文字学规律,渐渐变成了“筷子”。

  古人使用筷子有哪些规矩?

   《翦胜野闻》记载

  唐肃侍膳“拱箸”遭朱元璋严惩

  在古代,吃什么食物时该用何种筷子都有说法。《礼记·曲礼上》是这样说的,“饭黍毋以箸”,意思是吃米饭时不能用筷子,而用匙羹吃。在羹里有菜的时候,才动用筷子——捞夹,即所谓“羹之有菜者用。其无菜者不用”。如何用筷子,可谓规矩多多。

  现在不时能看到的两人用四只筷子同时夹菜,这在古代是不允许的。古人认为这种动作叫“截筷”,与收纳骨灰时的动作相似,不吉利。古人吃饭时还忌让人停下筷子,“停筷”是针对死人的。人死后会在棺前放最后一碗“饭”,并将一双筷子直插饭上叫“供筷”,这样才停下筷子。因为这种忌讳,吃饭时是不能将筷子插在饭上的。

  在正式场合,连筷子的摆放都要注意。如筷子横放在碗或碟子上,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食,诸位慢用”。而在湘西一些地方,如果表示不再就食,则将筷子十字交叉,放在碗上,表示“实在吃不下去了”。还有的地方,如果将筷子放在碗的左边,即表示已经吃饱。

  这种民间用筷礼节,一般在熟人、平辈中间使用,不同身份、辈分之间要慎用,如晚辈不能在长辈“横筷”之前放下筷子。明初,一位名叫唐肃的大才子,万分荣幸地被明太祖朱元璋叫来“侍膳”,但因“拱箸”,即摆放横筷而遭朱元璋严厉惩处。明人徐祯卿笔记《翦胜野闻》中记述了此掌故:“(唐肃)食讫,拱箸致恭为礼。帝问曰:此何礼也?肃对曰:臣少习俗礼。帝怒曰:俗礼可施之天子乎?”结果,本因“失朝坐免官”的唐肃被定罪“大不敬”,罚到朱元璋老家濠州守城去,即所谓“罪坐不敬,谪戍濠州”一说。

  归纳起来,民间关于筷子的禁忌有十多项:忌“三长两短”,两只筷子要长短一样;忌“仙人指路”,使用筷子时食指单独伸出不好,老北京称之为“骂大街”;忌“品箸留声”,不要将筷子在嘴里来回嘬;忌“击盏敲盅”,乞丐讨饭才会这样;忌“迷箸刨坟”,用筷子在盘里翻来翻去;忌“泪箸遗球”,夹菜时把汁滴在桌上或其他菜里;忌“乾坤颠倒”,两只筷子大小头颠倒;忌“定海神针”,将一只筷子插在盘里菜中间;忌“当众上香”,把筷子插在饭里送给同桌……

  结婚陪嫁筷子有何说法?

  民间流行吉语“筷子快子,快快生子”

  在不同场合用不同颜色的筷子,如喜事用红筷子,而丧事忌讳,要用白筷子,表示对死者的尊敬。一双筷子要同一色,如果用杂色筷,预示家庭不和。

  筷子在古人的婚姻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北京在内,过去女孩子出嫁时,在给女儿的嫁妆中,总少不了筷子。这种风俗,一般认为出现于宋代,当时男女双方家长议定孩子的婚事后,女方父母一般都送盛水的坛子一对,内放活金鱼四尾,并附上筷子两双。其寓意是:金鱼,谐音“金余”,祝愿一对新人钱多多;水的意思是,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筷子则有两种含义,一是祈子,取民间吉利语“筷子快子,快快生子”。在广东潮汕地区,至今仍有新郎新娘入洞房时要喝桂圆汤的风俗,但吃桂圆不用汤匙,要用红筷子,意思是“快生贵子”。

  另外,结婚陪嫁筷子还有希望小夫妻以后成双成对,永不分离之意。在陕北农村,男方迎亲时必带一只内装米的宝瓶,到了女方家后,由新娘的父亲把宝瓶里的米炒熟,用香和艾草把口封住,此举表示“相爱”。再取出一双红筷子,用红头绳拴在瓶口上,递给女儿,并对女儿女婿说:“你们要像筷子一样成双作对,永不分开,‘快快’活活过日子。”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杨雪
相关阅读
国学沙龙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活动
  贵阳孔子学堂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4周...【详细
听“红楼人物趣谈”有感
  在周六阳光明媚的清晨,漫步在花溪湿...【详细
·博雅群《论语·公冶长第五》学记
·记录·朝拜孔子的老人们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2564周年活动
筑城培训
党员干部培训
教师学生培训
企业职工培训
妇女群众培训
窗口人员培训
广大市民培训
大社区
     中华文化研修园
     阳明大讲坛
     文化社区(中国区)
     文化社区(亚洲区)
     文化社区(欧洲区)
互动空间
        征文投稿
        网络调查
        微发布
        意见箱
关于贵阳孔学堂 投稿分享 留言建议 网站声明 学术刊物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