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儒学的成人理念
时 间:2月1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黄开国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时 间:1月31日(周六)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龚妮丽
贵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孔颜之乐的哲学意蕴
时 间:1月25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龚晓康
哲学博士,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忠义文化与民族复兴
时 间:1月24日(周六)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刘亚明
贵州财经大副教授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儒学的成人理念
时 间:2月1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黄开国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时 间:1月31日(周六)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龚妮丽
贵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孔颜之乐的哲学意蕴
时 间:1月25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龚晓康
哲学博士,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忠义文化与民族复兴
时 间:1月24日(周六)09:30——11:30
票 价: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
地 点:明伦堂 主讲人:刘亚明
贵州财经大副教授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您当前的位置 :贵阳孔学堂网站 > 修国学 > 明伦国学 > 国学论着 正文
安乐哲:孔子对道的理解
2015-01-29 17:22  来源: 民间儒学心灯公众号

  “道”这个字在《论语》中大约出现了一百次。对于孔子思想的诠释来说,“道”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正如我们应当直接可以看到的,对于“道”这个字的哲学分析,支持着我们对于孔子宇宙论的独特诠释。

  “道”这个字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辵”,意思是“走过去”、“通过”;另一个是“首”,意思是“头”、“首要的”。这两个部分都提供了“道”这个会意字的意义。鉴于这种构成,“道”基本上可以被视为动词。首先,几乎所有由“辵”构成的字都是动词。此外,在《书经》中,“道”字被屡屡用来指开通渠道并“引导”河流以防止河水泛滥。甚至“首”这一构成部分也有“引导”的涵义。如果将“道”的动词意义作为基本涵义,那么,它的派生的几种意义自然就会出现了,如“引导”、“道路”、“途径”、“方式”、“方法”、“艺术”、“教导”、“解释”等。“道”最基本的意思是“铺设道路”,其引申的意思是指已经铺设好从而能够旅行的道路。

  许多孔子《论语》的注释者常常将“道”名词化,将其解释为一种预先存在的理念,而与这一理念的相符是令人感到愉快的。尽管《论语》确实具体提到过这种意义上的“道”,但却是以一种贬低的方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也就是说,简单地被引导在现存的道路上行走,是与极为不同且更为困难的“开辟道路”有所区别的。我们将会论证,实现“道”就是去经验、诠释和影响这个世界,强化并拓展文化先驱所建立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为后代提供交通图和方向。因此,对孔子来说,“道”在根本上就是“人道”。

  孔子经常将道描述为一种从前代所继承的遗产: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

  “道”在人中,由人传承下去,为人所聆听。并且,各个个体都以独特和互不相同的方式来接受和体现“道”。有些时候,从文化传统中继承的“道”是与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相一致的,例如文王和武王。另一些时候,“道”则与诸如“三代”或“上古”这样的历史时期相一致。由于这些人物和时期是人类经验某种特定的品质的真正象征,在这种历史属性以及“道”与君子、善人、圣人的抽象水准的联系之间,事实上就差别不大。虽然有时孔子会将“道”界定为遥远的历史人物以及人类成就的最高典范,但孔子也坚信,“道”就在当前,在同代人身上,在老师身上,甚至在家人身上。“道”还经常被归于孔子本人,所谓“吾道”、“夫子之道”。

  在限定于人的世界来理解孔子“道”的概念时,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人不仅是道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并且,人在事实上还是终极性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应当论证:“道”出自于人类的活动。正如“道路”的比喻所提示的,至少对孔子本人来说,“道”最终是来自于人的根本。

  作为“道”的最初根源,人们行“义”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君子创造意义和价值,体现在文化传统中的被继承的“道”得到了传播和进一步的拓展。所谓“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季氏》)事实上,在“道”之不行的国家里,君子不是要成为隐士,而是要力图继续行道,并通过个人发挥能力赋予世界意义来使“道”得到复活。正所谓“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

  在《论语》中使用的有关“道”的比喻特征,揭示了其两方面的性质,它既是恰当的继承,又是个人的贡献。所获得的“道”被当作一条门径,为有所觉悟的人提供方向。所谓“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道”是一个人的文化氛围所架构的门径,通过这一门径,一个人得以成功。“道”是一个出发点,是一个确立方向的指示灯,而不是一个终极的目的地。

  世界就像是一个匠人的作坊,在这个作坊中,一个人学习各种技能和以往的经验,作为为了自己的时空而创造性地获得“道”的准备。“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道”的产生和滋养来自于圣贤人物的努力,其实现也最终有赖于人的活动。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在断言成人不仅仅是跟随别人亦步亦趋时,所强调的正是这种被忽略了的“弘道”的向度。在延续、拓展“道”的过程中,人类发挥着积极、创造性的作用。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

  作为“造就人”的“仁”与“造就世界”的“道”之间的直接关联,颇有助于澄清“道”的这种偶然性。贯穿《论语》始终,“道”都不断地与“仁”彼此相连,如果不是由“仁”来定义的话: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在一个独特的个人与其独特的环境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中,这个人本身既得到了定义,也定义着该过程。正是由于这一点,《论语》中经常提及的“仁”,就仍然是模糊和不确定的。“道”是一张穿越生与死的通程车票,它由形成之中的人性和变化之中的世界之间的相互交流所决定。

  究极而言,人行道最终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它包括组织并构建人类经验的历史过程的所有方面。它是一个造就世界的过程,在形形色色的文化趣味的各种领域中,所有人所不断获得的种种成就的基本一致性使这一过程得到了统一。

  许多孔子《论语》的注释者常常将“道”名词化,将其解释为一种预先存在的理念,而与这一理念的相符是令人感到愉快的。尽管《论语》确实具体提到过这种意义上的“道”,但却是以一种贬低的方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也就是说,简单地被引导在现存的道路上行走,是与极为不同且更为困难的“开辟道路”有所区别的。我们将会论证,实现“道”就是去经验、诠释和影响这个世界,强化并拓展文化先驱所建立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为后代提供交通图和方向。因此,对孔子来说,“道”在根本上就是“人道”。

  孔子经常将道描述为一种从前代所继承的遗产: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

  “道”在人中,由人传承下去,为人所聆听。并且,各个个体都以独特和互不相同的方式来接受和体现“道”。有些时候,从文化传统中继承的“道”是与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相一致的,例如文王和武王。另一些时候,“道”则与诸如“三代”或“上古”这样的历史时期相一致。由于这些人物和时期是人类经验某种特定的品质的真正象征,在这种历史属性以及“道”与君子、善人、圣人的抽象水准的联系之间,事实上就差别不大。虽然有时孔子会将“道”界定为遥远的历史人物以及人类成就的最高典范,但孔子也坚信,“道”就在当前,在同代人身上,在老师身上,甚至在家人身上。“道”还经常被归于孔子本人,所谓“吾道”、“夫子之道”。

  在限定于人的世界来理解孔子“道”的概念时,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人不仅是道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并且,人在事实上还是终极性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应当论证:“道”出自于人类的活动。正如“道路”的比喻所提示的,至少对孔子本人来说,“道”最终是来自于人的根本。

  作为“道”的最初根源,人们行“义”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君子创造意义和价值,体现在文化传统中的被继承的“道”得到了传播和进一步的拓展。所谓“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季氏》)事实上,在“道”之不行的国家里,君子不是要成为隐士,而是要力图继续行道,并通过个人发挥能力赋予世界意义来使“道”得到复活。正所谓“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

  在《论语》中使用的有关“道”的比喻特征,揭示了其两方面的性质,它既是恰当的继承,又是个人的贡献。所获得的“道”被当作一条门径,为有所觉悟的人提供方向。所谓“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道”是一个人的文化氛围所架构的门径,通过这一门径,一个人得以成功。“道”是一个出发点,是一个确立方向的指示灯,而不是一个终极的目的地。

  世界就像是一个匠人的作坊,在这个作坊中,一个人学习各种技能和以往的经验,作为为了自己的时空而创造性地获得“道”的准备。“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道”的产生和滋养来自于圣贤人物的努力,其实现也最终有赖于人的活动。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在断言成人不仅仅是跟随别人亦步亦趋时,所强调的正是这种被忽略了的“弘道”的向度。在延续、拓展“道”的过程中,人类发挥着积极、创造性的作用。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

  作为“造就人”的“仁”与“造就世界”的“道”之间的直接关联,颇有助于澄清“道”的这种偶然性。贯穿《论语》始终,“道”都不断地与“仁”彼此相连,如果不是由“仁”来定义的话: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在一个独特的个人与其独特的环境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中,这个人本身既得到了定义,也定义着该过程。正是由于这一点,《论语》中经常提及的“仁”,就仍然是模糊和不确定的。“道”是一张穿越生与死的通程车票,它由形成之中的人性和变化之中的世界之间的相互交流所决定。

  究极而言,人行道最终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它包括组织并构建人类经验的历史过程的所有方面。它是一个造就世界的过程,在形形色色的文化趣味的各种领域中,所有人所不断获得的种种成就的基本一致性使这一过程得到了统一。

责任编辑: 杨雪
国学沙龙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活动
  贵阳孔子学堂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4周...【详细
听“红楼人物趣谈”有感
  在周六阳光明媚的清晨,漫步在花溪湿...【详细
·博雅群《论语·公冶长第五》学记
·记录·朝拜孔子的老人们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2564周年活动
筑城培训
党员干部培训
教师学生培训
企业职工培训
妇女群众培训
窗口人员培训
广大市民培训
大社区
     中华文化研修园
     阳明大讲坛
     文化社区(中国区)
     文化社区(亚洲区)
     文化社区(欧洲区)
互动空间
        征文投稿
        网络调查
        微发布
        意见箱
关于贵阳孔学堂 投稿分享 留言建议 网站声明 学术刊物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