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大学》与人格修养
时 间:8月23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欧阳祯人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孔子儒家思想的六大主要功能
时 间:8月22日(周六)10:00——12: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汤恩佳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世界儒商联合会会长
体悟逍遥之境—《庄子》寓言解读
时 间:8月16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孙敏强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着名吟诵专家
时 间:8月15日(周六)14:00——16: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徐健顺
中央文史馆书画理论委员会委员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圆梦当感恩圆梦当自强
时 间:7月19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郑传楼
贵州省农委机关党委副书记
“太和清音”张峰古琴赏析
时 间:7月18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张峰
中国琴会理事
“大本”与“达道”
时 间:7月12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俞荣根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活生生的生活儒学
时 间:7月11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您当前的位置 :多彩贵州网 > 贵阳孔学堂网站 > 修国学 > 明伦国学 > 国学动态
汉字繁简之争:从近代起争论不绝 至今仍有争议
2015-12-03 10: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台湾举行汉字创意活动,大陆艺术家简体字作品参展。(资料图)

  中新网12月3日电(宋宇晟)1日,台湾媒体报道称,有网友发文表示,使用繁体字的其他地区开始渐渐接受简体字,未来台湾可能是唯一使用繁体字的。一些网友趁机鼓动将繁体字“申遗”。这让有关汉字繁简的争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有关汉字的争论自近代以来便绵延不绝。及至今日,类似的争论仍然存在。只不过当下有关汉字争论的环境已和当年有所不同,因此也呈现出与近代不同的、另一种状态。

  古代也有简体字

  如果放到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汉字的形态并非一成不变。

  《中国全史?汉字史》中写道:“从殷周之古体变到宋元之简体,时时向着简易的方向进行,可说是没有间断。”

  有研究指出,现存的汉魏以来陶器、碑刻、书帖上,简体字时有所见。例如,出土于敦煌的汉简中,就有简化的“书”;成文于南朝的《千字文》,也出现了简化的“汉”。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郭锐就曾表示,汉字自产生以来就大体有简体和繁体两个系统,同一个字可能有两种字体。宋元时期出现的大量“俗字”就是民间流行的简化字。当代编纂的《宋元以来俗字谱》就收集了1600多个“俗字”。

  不过,这些古代的简体字皆流行于民间,在当时并没有“合法地位”。

 民国时期的小学生试卷。

  近代汉字繁简争论尤甚

  到了近代,伴随着近代中国的国势衰微与西方文化的涌入,汉字的繁简之争渐起。

  晚清时,就已经出现了主张用万国新语替代汉语汉字的言论。这当然属于相对激进的言论。

  1909年,清末学者、后参与创办中华书局的陆费逵提出了看似“中庸”的办法。他曾在《教育杂志》上呼吁“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字”。

  而晚清“国粹派”代表章太炎对汉字拼音化和用万国新语来替代汉语的言论反对甚力。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改进之法”,即在部首结构上“法古”。他还曾指出,为求汉字便于书写,应学习章草写法。

  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均遭到新文化派不同程度的批判。这其中,陈独秀、钱玄同、傅斯年等人都曾主张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

  不过,钱玄同似乎更为实际一些。他曾说:“我现在是极端赞成的(中国废去汉字改用拼音)。但是我以为拼音文字,不是旦暮之间就能够制造成功的,更不是存心浮气的、乱七八糟把拼音一拼,就可以算完事的。”

  在此基础上,简化字的相关书籍屡屡出现。1928年,胡怀琛的《简易字说》出版。1930年,刘复与李家瑞的《宋元以来俗字谱》出版。1934年,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1936年,容庚《简体字典》、陈光尧《常用简字表》出版。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1表。

  同一时期的国民政府也于1932年,由教育部公布并出版了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1935年,南京政府教育部又采用钱玄同《简体字谱》的一部分,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当时考虑到凝聚民心、抵御入侵的时局因素,南京政府接受了国民党中央常委、考试院院长戴季陶的建议,于1936年通令收回了该字表。

  而一直到国民党退守台湾之后的1952年,蒋介石还曾再次提出汉字改革问题,但终未成形。

  国家层面的汉字简化

  事实上,从清末以至20世纪中期的汉字改革,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解放以后的情形也不例外。

  解放后,中国大陆政治的统一使得在国家层面进行汉字简化变得可行。1956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多次修订的基础上,提出了《汉字简化方案》,并经国务院全体会议正式通过公布,以法定的形式确定下来。到1964年3月,从《简化字总表》看,其总数已经达到2238个。

  此次简化的汉字多被民众所接受,并沿用至今。与这次的成功相比,在1977年还曾有过一次不那么成功的汉字简化。

  1977年12月20日《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公布,其中包含848个字。有报道总结这次简化的特点是“既减少了字的笔画,又精简了汉字的数量”。但随即便被周有光、胡愈之等人批评为“比例失调、难看之极,一味追求简单而失去了汉字的风貌”。1986年6月,这些字被废除。

   2009年四川高考甲骨文作文《熟悉》

  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有这样的表述,“提倡使用简体字,妥善处理繁体字”。而后的“用简识繁”原则可以算做是对此处“妥善处理”的细化。

  不过,随着近年传统文化逐渐回归,关于汉字回归繁体的声音也不绝于耳。2008年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此后,几乎每一年的两会期间,与繁体字相关的问题都会被拿出来讨论一番。一直到今年,冯小刚、张国立等人还曾在两会期间呼吁适当恢复繁体字。

  这也再一次将汉字的繁简之争提出。该话题也总能借助网络形成讨论,而网友也持不同观点。有人说此举利于传承传统,也有人吐槽“考试答题,时间更加不够”。

责任编辑:田钰琳
国学沙龙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活动
  贵阳孔子学堂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4周...【详细
听“红楼人物趣谈”有感
  在周六阳光明媚的清晨,漫步在花溪湿...【详细
·博雅群《论语·公冶长第五》学记
·记录·朝拜孔子的老人们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2564周年活动
筑城培训
党员干部培训
教师学生培训
企业职工培训
妇女群众培训
窗口人员培训
广大市民培训
大社区
     中华文化研修园
     阳明大讲坛
     文化社区(中国区)
     文化社区(亚洲区)
     文化社区(欧洲区)
互动空间
        征文投稿
        网络调查
        微发布
        意见箱
关于贵阳孔学堂 投稿分享 留言建议 网站声明 学术刊物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