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大学》与人格修养
时 间:8月23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欧阳祯人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孔子儒家思想的六大主要功能
时 间:8月22日(周六)10:00——12: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汤恩佳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世界儒商联合会会长
体悟逍遥之境—《庄子》寓言解读
时 间:8月16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孙敏强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着名吟诵专家
时 间:8月15日(周六)14:00——16: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徐健顺
中央文史馆书画理论委员会委员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圆梦当感恩圆梦当自强
时 间:7月19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郑传楼
贵州省农委机关党委副书记
“太和清音”张峰古琴赏析
时 间:7月18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张峰
中国琴会理事
“大本”与“达道”
时 间:7月12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俞荣根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活生生的生活儒学
时 间:7月11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贵阳孔学堂网站  >  修国学  >  明伦国学  >  国学论着
【阳明文化与贵州】试析“王学”的产生及其教育思想
2016-01-29 17:11 来源:贵阳孔学堂网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是明中叶重要的哲学家与教育家。同时也是当时政治上、军事上的重要人物。年轻时中进士后在北京做官。明 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在龙场这既安 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 者误也。”这就是着名的“龙场悟道”。

   王认为: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他在这段时期写了“训龙场诸生”。其众多弟子 对于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 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遗憾的是,人们只知王阳明生于浙江,却没有充分重视他“成道于贵州”。其实,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 —“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长期以来,“龙场悟道”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恍然大悟,而忽略了其间许多思想转变及理论 形成的重大情节。王阳明学说,并不是产生于他那“水乡泽国”的故乡,而是产生在穷乡僻壤的龙场。这是偶然中的必然,它与王阳明当时的处境和寂然心态有极大 关系,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
    天下的王学,无论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诸学派,抑或是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的龙冈为始发地。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王阳明一生中办 过三个书院,最早的便是龙冈书院,在这里传习了第一批王学弟子,在他的《镇远旅邸书扎》中提到陈宗鲁、汤伯元等16人。就是历史的依据。王阳明的教育思 想,实际上也是在龙冈形成的,开山之作就是《龙场生问答》与《教条示龙场诸生》。其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院,贵州的龙冈书院、江西的濂溪书院和浙江的 稽山书院,便构成了王学传播的主要路线。
    王阳明在贵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贵州人对他的感情却十分深厚。在修文阳明洞,有彝族土司安国亨的题字,大书“阳明先生遗爱处”。《与安亘慰》的两封书信表 达了他与少数民族之间情真意深,永志难忘的情怀。他所写的《居夷诗》百余首,还有《玩易窝记》、《何陋轩记》、《君子亭记》、《宾阳堂记》,记述了他在贵 州期间的心迹,是王阳明思想转变的历史见证。他开启了贵州自由讲学之风,以后的文明书院、正学书院、阳明书院、南阜书院、学古书院、以及毗邻开州的开阳书 院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对贵州的教育与思想有着深远影响。
    十九世纪中叶,日本的思想家,把阳明心学与日本社会条件结合,赋予其特殊的内容“所谓的心即是理,就是把心的至诚作为最高原则”,成为“明治维新”的一种 指导思想。日本“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就是着名的阳明信徒,佩有“一身低首拜阳明”的信章。清光绪十四年,贵阳人陈矩随驻日大臣黎庶昌(黎莼斋)出使 日本,见日本崇拜阳明的景况,回来后在撰写《重修王文成公祠碑记》中写到:“盖王学传入东海日出之乡,莫不精究‘良知’之理 ‘知行合一’之用”。 1903年,日本人三岛毅随多名日本驻华官员游览了王阳明最初讲学的地方——修文阳明洞,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忆昔阳明讲学堂, 震天动地活机藏。 龙冈山上一轮月, 仰见良知千古光。”可见王学的深远影响。
   “阳明心学”教会人们重视良知,重视完善自我,重视对社会的责任,这些内容在当下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守仁说知行本来合一,其所以分开,是被私欲隔断,不是本体。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人复本体,也就是存养天理,克制私欲的过程。可见“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其实是一件事。
    王守仁对于读书的看法,与朱熹是大有区别的,朱熹认为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就要读圣人经书。王守仁认为经是常道,亦即普遍的道理,其渊源任然是本心。读书是寻求工具寻求方法而已。不是为读书而读书,是为了去人欲,存天理。如同病人需服药,跛人需拐杖一样。
    王守仁对于蒙养阶段的教学,提出了培养诱导的方法,这与专门教书背书的记诵教学方法是有区别的。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舒畅之则条达,摧 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譬之时雨春风,露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可见他已注意到“儿童心理”的年龄特点,这较之拘束防范 和体罚威迫的教学方法要好得多。
    除诱导原则外,他还提出若干教学原则,主要有自得、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三点。他从“致良知”的中心思想出发,认为教学只是导引学者“各得其心”,贵于自 得。认为要自得才能左右逢源,实现自我。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应用上要顾到学者的心理发展水平,认为良知到何水平,便就此水平教学。与循序渐进相通的一个教学 原则是因材施教。他说:“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教学要按人的资质、能力与才能慢慢地帮助他。
    此外,王守仁还提倡批判的学习态度,他说:“学是天下之公学,非朱子可得而私,亦非孔子可得而私”。主张自己独立思考。在反对形式主义和权威主义的教育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王阳明的学说在其死后盛行一时,门人弟子遍及全国,各阶层的人都有。王的“心学”已形成学术上的一大运动,与程朱的“理学”成为学术上对立的两大流派,直到清代。
    当今社会要取得成功,强调的是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亦即崇尚王阳明的心学“三立”即:“立德、立言、立功”。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强调自我价值的只有王阳明。
   “知行合一”与“致良知”是王守仁教育思想的中心,他的教学思想也贯穿了这一点。在他一生的教育实践中,他提出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等许多教育思想,对今天的素质教育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王阳明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文化名人,其将“心学”运用在军事上的事迹更为传神,在剿匪与平叛中更是得心应手,大显威风。如同一个围棋爱好者杀得若干九段高手落花流水一样。他集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为一身,是历史上罕见的大家。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巨人,在修文阳明洞,在贵阳扶风山,都建起了王文成公祠,如今还在修文龙场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阳明园。作为“王学圣地”的贵州,我们更应该崇敬这位先哲对贵州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更应该珍爱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作者:刘君泉
责任编辑:田钰琳
国学沙龙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活动
贵阳孔子学堂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4周...【详细
听“红楼人物趣谈”有感
在周六阳光明媚的清晨,漫步在花溪湿...【详细
· 博雅群《论语·公冶长第五》学记
· 记录·朝拜孔子的老人们
·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2564周年活动
筑城培训
党员干部培训
教师学生培训
企业职工培训
妇女群众培训
窗口人员培训
广大市民培训
大社区
     中华文化研修园
     阳明大讲坛
     文化社区(中国区)
     文化社区(亚洲区)
     文化社区(欧洲区)
互动空间
        征文投稿
        网络调查
        微发布
        意见箱
关于贵阳孔学堂 投稿分享 留言建议 网站声明 学术刊物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