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大学》与人格修养
时 间:8月23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欧阳祯人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孔子儒家思想的六大主要功能
时 间:8月22日(周六)10:00——12: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汤恩佳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世界儒商联合会会长
体悟逍遥之境—《庄子》寓言解读
时 间:8月16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孙敏强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着名吟诵专家
时 间:8月15日(周六)14:00——16: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徐健顺
中央文史馆书画理论委员会委员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圆梦当感恩圆梦当自强
时 间:7月19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郑传楼
贵州省农委机关党委副书记
“太和清音”张峰古琴赏析
时 间:7月18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张峰
中国琴会理事
“大本”与“达道”
时 间:7月12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俞荣根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活生生的生活儒学
时 间:7月11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贵阳孔学堂网站  >  修国学  >  明伦国学  >  国学动态
“温明”:刘贺的重要丧葬礼具 ——海昏侯墓发现失传千年的“温明”实物
2016-07-14 10:24 来源:光明网

  (作者:王金中)在海昏侯墓出土的器物中,最具文化底蕴的当属早期公布的漆器——孔子屏风,上面不仅有孔子及弟子的画像,而且还有用汉隶书写的孔子生平,可谓漆、书、画三绝。后来又见报道说,经有关专家考证,那不是屏风,而是一面硕大的青铜立镜,就相当于如今的穿衣镜,上面还有不少铭文,更增加了其文化内涵。遗憾的是,这次《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中,没有见到实物,只有一张看不清全貌的照片。为了弄清这件集镜、漆、书、画为一体的器物,我仔细查看了网上发布的一些照片。经分析研究后竟然发现,这就是在学界多年来只闻其名不见其物的古代丧葬礼具——“温明”。为此,将我的研究和考证简述如下,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及有识之士。

   一、“孔子屏风”与“青铜立镜”的说法很难成立

  综合有关专家的分析,我认为,说它是“孔子屏风”的观点很难成立。因为其一,它的高度不足1米,而宽度更窄,规格实在太小了,放在哪里都起不到屏风遮蔽的作用。其二,这组屏风的构造太特殊了,有的板长,有的板短;有的板宽,有的板窄;有的是漆木板,有的是漆木板背后还有一块同等长宽的铜背板。一组屏风中的五块板各不相同,组合起来世间少见。(图1)其三,使用整块大铜板做屏风的背板,实在过于豪华,也过于沉重,造成的重心上移,反而增加了不稳定性。

  

  图1

  而说它是“青铜立镜”的观点也很难成立。因为其一,制造这么大的一面青铜镜子,铸造难度相当大,工艺要求很高,如果仅仅为了梳妆照面,小圆铜镜就足够了,需要大的可以用铜鉴照一照,完全没有必要定制这么大的铜镜。海昏侯墓中出土了多面铜镜,说明刘贺一家人不缺镜子照。其二,虽然在架子上可以依稀辨认出“衣镜”、“佳以明”等字样,但以此来判断整个器物的用途,难免有盲人摸象、以偏概全之嫌。其三,当时的漆器比青铜器贵重得多,史书记载,做一件屏风需要“千人功”。用贵于铜镜十倍的漆器做背板,挂在那里又看不见,岂不是暴殄天物。其四,有人设想,孔子画像与青铜立镜合在一起,变成一块板,镜框上安装活页,便于两面使用。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因为二千多年前还没有出现稍微高大一点的家具,更没有合页这类小五金配件。其五,如果认定三块漆木板是立镜的镜框,那么这个镜框的比例,与孔子画像和青铜立镜的比例相差太大,(图2)尤其是横梁过长,即使把孔子画像和青铜立镜并排放进去,还长出一大截。

  图2

  因此,可以初步判断,这件器物中尽管有孔子画像,尽管有青铜方镜,但它的功能主要不是屏风和镜子,而是当今许多人完全不熟悉的古代丧葬礼具—— “温明”。这一点毫不奇怪,连《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最权威的字典中都查不到“温明”一词,只有在《辞源》、《古代汉语词典》中能够查到“温明”的词条。

  二、古籍中的“温明”与出土实物十分吻合

  “温明”,作为古代丧葬礼具的一种,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霍光死后,皇帝和太后“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这里把“温明”与“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等相提并论,证明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丧葬礼具。

  那么,“温明”是什么样的呢?距霍光和刘贺去世时间最为接近的东汉人服虔的描述是:“形如方漆桶,开一面,漆画之,以镜置其中,以悬尸上,大殓并盖之。”

  也就是说,“温明”的形状像一个里外都涂上油漆的方形的桶,一面敞开。上面有油漆彩绘,里面放置铜镜。大殓的时候将其悬置在尸体之上,并且盖好。

  为什么又叫“东园温明”呢?按照《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东园不是地名,而是一个官名,隶属于少府。东园匠专门制作陵墓内的器物。而霍光死后用的“温明”,就是东园匠制作的,规格极高,所以便叫“东园温明”。而刘贺享受不到东园制作的“温明”,只能使用自家制作的,可以叫“海昏温明”。

  如何处理亲人的遗体,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而人死后要对尸体进行遮盖,是古已有之的习俗。远古时期人们使用的是干草、树枝,后来使用麻、布。据说,遮盖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死者的尊严和魂魄不散。吴王夫差兵败被范蠡困于山上,见大势已去,自刎前把衣服割下一块交代跟随的将军,他死后要用衣片把脸盖上,羞于愧于见一直劝谏他提防越国的忠臣伍子胥。而进入封建社会后,尸体上的这种遮盖物便有了不同的等级,死者的身份不同,使用的遮盖物便不同。而“温明”则是当时最高等级的遮盖物。

  现在我们用史书中所说的“温明”,与海昏侯墓出土的器物仔细对照,可以清楚地看出二者是十分吻合的。(图3)

图3

  首先,“形如方漆桶,开一面”——出土的三块木板虽然是散开的,但宽窄长短基本一致,而且都上了漆,可以用它们围成一个方形的桶状物,其中一面可以无板。“开一面”是为了便于将“温明”放置在尸体的上方。

  其二,“漆画之”——出土的孔子画像和书写的孔子生平,使用的都是油漆。将死者生前的精神追求、个人修养和爱好,通过绘画和写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放在尸体的最近处,符合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刘贺一生尊孔崇儒,把孔子画像和生平彩绘于“温明”之上,是对他心灵中累累伤痕的最好抚慰。

  其三,“以镜置其中”——说明铜镜是放在“温明”里面的,因此不能叫立镜,可以叫悬镜、方镜。把铜镜放在这里,具有避邪和驱邪的作用。据查,1979年山东淄博西汉齐王墓也曾出土过一件“龙问五纽长方镜”,镜长115.1厘米、宽57.7厘米、厚1.2厘米、重56.5千克,出土后没有人能够准确说清这件“镜王”的用途。现在估计也是“温明”中的铜镜。(图4)

  图4

  其四,“以悬尸上,大殓并盖之”——治丧期间将此物置于死者的尸体上方避光、驱邪,并在放入棺材前遮盖好。这充分说明了“温明”在丧葬时的实际使用方法。

  可以说,史书上的记载与海昏侯墓出土的器物能够一一对应,高度吻合。据此,可以借用一个数学公式表示海昏侯墓出土的这件器物:

  孔子彩绘+青铜方镜+其他部件=“温明”

  “温明”作为“事死如事生”殡葬理念的重要实物体现,在史书中的记述如下:《汉书·霍光传》中有一处,《后汉书》中未见,《三国志·魏书》中有一处,《晋书》、《魏书》、《南史》、《北史》中多见。记载最晚的是《旧唐书》,说明唐朝以后“温明”便逐步失传了。现代考古中从未见过真正的“温明”实物。近些年来,有的学者提出,“温明”可能是方形的漆盒里放一面圆形的铜镜,在入殓时放在死者头部位置。这种说法与史书记载相去甚远。还有的学者推测, “温明”可能是考古中发现的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的一种漆面罩。可是,漆面罩只能罩在头部,不能悬在尸体上方,因此,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现在海昏侯墓出土的“温明”,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件实物,其意义不可低估。

  三、“温明”的构造和使用

  为什么古人把这种高规格的丧葬礼具称作“温明”呢?综合各种考证,我认为,温,代表温暖、温和、温情等;明,代表明器或神明。“温明”就是指在丧葬过程中能够温暖死者神明的礼具。儒家治丧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处处体现出生者对于死者的温情。古人信奉阴阳之说,人死之后到了阴间,又冷又黑,用这种器物遮盖,又温又明,温暖如昼,如生前一样。

  古代把“温明”作为皇帝、王侯、大臣和贵族们使用的葬具,制作必然精益求精。现在看,海昏侯墓出土的“温明”的各个部件,无论是漆器还是青铜器,也无论是彩绘还是书法,制作都十分精良,符合王公贵族们的使用要求。(图5)但是,怎样把它们正确地组装起来,尽最大努力还原成二千年多前“温明”的原样,是需要人们认真探讨的课题。

  图5

  一般的“温明”是由枨板、盖板、围板和帷帐组成。海昏侯墓出土的“温明”部件共有五件,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件青铜方镜枨板;第二部分是一件孔子彩绘盖板;第三部分是三

  件漆木围板。还有一部分可能已经在墓中完全腐烂,就是用黑色的麻布或丝织物制成的帷帐,估计宽2米左右、长3米左右。这四个部分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组合。我考虑的组合方案大体是这样的:

  先把三块漆木围板拼成一个等腰梯形的样式,再将青铜方镜枨板放置在梯形内部的中上方,构成一个“形如方漆桶、开一面”的牢固结构。最后将帷帐与孔子彩绘盖板依次放置在梯形漆木围板顶部。这样,便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温明”。(图6)

  图6

  古代皇家和贵族们治丧的时候,礼仪程序非常繁琐,拖的时间很长。《礼记·王制》中说:“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刘贺是海昏侯,从死到殡到葬需要五个多月。治丧的重要程序之一,就是将“温明”中的梯形漆木围板放置在死者尸体上面,即史书上所说“以悬尸上”;再用黑色的麻布或丝织物做成的帷帐罩在上面,完全盖住尸体,即史书上所说“大殓以盖之”;最后,上面再压上孔子彩绘盖板。待到各种治丧礼仪完成后,撤除“温明”,将其放置在椁室中一并埋葬。

  海昏侯墓出土的“温明”,使人们认识了早已失传一千多年的珍贵实物,因此建议《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字典再版或修订时,增加“温明”词条,释义后特别注明:“海昏侯墓曾出土温明实物”。

  2016年7月10日

  本文摘自王金中着《管窥汉代文明之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探析》

  本文参考资料:《汉书》、《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文史哲第277期》、《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展板说明、近期报刊有关新闻报道。

  图片来源:《五色炫曜》展览、首都博物馆网站。

责任编辑:田钰琳
国学沙龙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活动
贵阳孔子学堂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4周...【详细
听“红楼人物趣谈”有感
在周六阳光明媚的清晨,漫步在花溪湿...【详细
·博雅群《论语·公冶长第五》学记
·记录·朝拜孔子的老人们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2564周年活动
筑城培训
党员干部培训
教师学生培训
企业职工培训
妇女群众培训
窗口人员培训
广大市民培训
大社区
     中华文化研修园
     阳明大讲坛
     文化社区(中国区)
     文化社区(亚洲区)
     文化社区(欧洲区)
互动空间
        征文投稿
        网络调查
        微发布
        意见箱
关于贵阳孔学堂 投稿分享 留言建议 网站声明 学术刊物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