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大学》与人格修养
时 间:8月23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欧阳祯人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孔子儒家思想的六大主要功能
时 间:8月22日(周六)10:00——12: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汤恩佳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世界儒商联合会会长
体悟逍遥之境—《庄子》寓言解读
时 间:8月16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孙敏强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着名吟诵专家
时 间:8月15日(周六)14:00——16: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徐健顺
中央文史馆书画理论委员会委员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圆梦当感恩圆梦当自强
时 间:7月19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郑传楼
贵州省农委机关党委副书记
“太和清音”张峰古琴赏析
时 间:7月18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张峰
中国琴会理事
“大本”与“达道”
时 间:7月12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俞荣根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活生生的生活儒学
时 间:7月11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贵阳孔学堂网站  >  修国学  >  明伦国学  >  国学经典
古代官员“标配”乌纱帽 曾用于遮挡京城风沙?
2016-12-12 10:27 来源:天津日报

  徐光启像(明代)

  或许因为乌纱帽至今还作为官员的代称,因此人们谈论起来乐此不疲,屡屡见于报端。可是关心的人多了,说法也就五花八门,尤其是乌纱帽源于何物,更是说什么的都有。

  前不久,又有人说乌纱帽的出现,是因唐宋间京城风沙很大,于是有人发明了用皂纱遮面的帽子,云云。那么,果真如此吗?

  先说皂纱遮面,有一种从头上垂至脚面的大围巾,唐初时多为女性戴,这在《朝鲜服饰——李朝时代之服饰图鉴》中有形象资料,名叫幂?(mì lí),五代后唐马缟着《中华古今注》中,专有一段写“幂?”,说是“唐武德贞观年中,宫人骑马多着幂?,而全身障蔽。至永徽年中后,皆用帷帽,施裙到颈,渐为浅露。……其幂?之象,类今之方巾,全身障蔽,缯帛为之……开元初,宫人马上着胡帽靓妆露面,士庶咸效之。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着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再参考《旧唐书·舆服志》等古籍,所记:“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着幂?。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这就很清楚了,今人说因长安、汴梁常年弥漫风沙,而以皂纱遮面成为乌纱帽的前身不是很准确。即使说官员戴席帽和裁帽,也都指的是垂下的纱,而非帽子本身。再一点清楚的是,这种遮面大围巾主要是为女性戴用,后来大唐越来越开放,遂出现了帷帽,帷帽也是帽檐一圈下垂有纱。这种帽产生于隋,唐初一度被废,高宗时又重兴起,取代了幂?。据多部古籍记载,这种遮风沙的帽子是从西北、东北民族传来,即“发自戎夷”。

  再来说男性遮风沙用什么帽子呢?宋代士庶男子出行时有一种形似斗笠的首服,也四周垂帽裙,名叫“衫帽”。明代方以智《通雅》卷三十六记:“宋之衫帽,犹唐之帷帽幂?也。”看来这基本上是一码事。从造型到用途以至兴起时间来分析,都与官员的乌纱帽没有什么关系。

  有文章援引古文献,说五代时开始命御史服裁帽,宋太宗淳化初年,又命公卿都戴这种帽子,即“皆服之”,并由此推断就从这使得官员戴起乌纱帽。同时还引申为恶劣天气,促使宫廷规定官员在京城中往来必须佩戴席帽、裁帽(裁帽垂纱比席帽垂纱少围一半),从而体现出皇帝对百官的厚爱。这样分析有点遭遇雾霾的意思了,今人想象得好温情。

  乌纱帽,说的是黑色纱绢做成的首服本体,不是垂下的纱质帽裙。因此,应从黑色纱绢裹头说起,不是遮面。

  乌纱帽起源应溯至汉代幅巾,当时人以皂绢三尺裹发,缀有四带,两带垂在脑后,两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项,因此被称为“折上巾”等。北周武帝时做些改进,叫做“幞头”。《资治通鉴》里称其为“以皂纱全幅向后襆发……”隋代时开始用桐木为骨子,这样既能使顶子高起,又能方便戴用和摘下,同时使得唐代时幞头成为男子通用首服,且可随意改变样式。后垂两带的幞头为“软脚”,中晚唐时在后两带之内放入铁丝竹篾为骨,这样便出现了硬脚幞头。宋代时以藤或草编成内壳,这种内装固定物自隋即被称为巾子。外罩黑纱用漆水涂过,后因漆纱越来越坚硬,也就不需要籘子内壳了。而且,原来下垂或上翘的两脚向两侧伸直,被称作直脚幞头。宋中期以后,两脚愈益长直。《宋史·舆服志》写到幞头时说“……平拖两脚,以铁为之”,并强调是“国朝之制”。这就是明代官员乌纱帽的前期过程。

  再说,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有纱帽,分白纱、乌纱两种,《北齐书》中曾记天子戴纱帽。唐张籍有诗云:“黑纱方帽君边得,称对山前坐竹床。”怎么能说是因宋都城风沙大而引发乌纱帽呢?

  如今还有人说是由“重戴”导致官员戴乌纱帽。我们可以看看“重戴”。这是一种先裹头巾再加官帽的戴法,唐宋时期在文官、士人中流行。《宋史·舆服志》则有详细记载。可能是因为“诏两省及尚书省五品以上皆重戴,枢密三司使、副则不”等有关官职的规定,致使今人将重戴与乌纱帽联系起来。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关于重戴的规定,与其打不打伞有关系,这些也与乌纱帽连在一起吗?如果这样说的话,在车骑服御制度中类似的规定很多。不能现在知道乌纱帽,就什么都与乌纱帽扯到一起。如果想认真研究,恐怕一篇博士论文的篇幅都不多。

  当然,21世纪的人说11世纪的服饰,谁也不是亲历者。况且历代的记录和注疏很多,有许多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我们查阅尽可能多的文献,从中梳理出一个梗概。学术研究允许诸家各有一说,只可惜今日很多人不是在搞研究。服饰是个很严肃的话题,不仅被留在岩画、彩陶、木俑、绘画上,同时还有大量的古籍牵涉到服饰。乌纱帽是实实在在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服饰,容不得瞎猜。

  (文/华梅)

  原标题:也谈“乌纱帽”(图)

责任编辑:余小雨
国学沙龙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活动
贵阳孔子学堂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4周...【详细
听“红楼人物趣谈”有感
在周六阳光明媚的清晨,漫步在花溪湿...【详细
· 博雅群《论语·公冶长第五》学记
· 记录·朝拜孔子的老人们
·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2564周年活动
筑城培训
党员干部培训
教师学生培训
企业职工培训
妇女群众培训
窗口人员培训
广大市民培训
大社区
     中华文化研修园
     阳明大讲坛
     文化社区(中国区)
     文化社区(亚洲区)
     文化社区(欧洲区)
互动空间
        征文投稿
        网络调查
        微发布
        意见箱
关于贵阳孔学堂 投稿分享 留言建议 网站声明 学术刊物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