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大学》与人格修养
时 间:8月23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欧阳祯人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孔子儒家思想的六大主要功能
时 间:8月22日(周六)10:00——12: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汤恩佳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世界儒商联合会会长
体悟逍遥之境—《庄子》寓言解读
时 间:8月16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孙敏强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着名吟诵专家
时 间:8月15日(周六)14:00——16: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徐健顺
中央文史馆书画理论委员会委员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圆梦当感恩圆梦当自强
时 间:7月19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郑传楼
贵州省农委机关党委副书记
“太和清音”张峰古琴赏析
时 间:7月18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张峰
中国琴会理事
“大本”与“达道”
时 间:7月12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俞荣根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活生生的生活儒学
时 间:7月11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贵阳孔学堂网站  >  修国学  >  明伦国学  >  国学沙龙
“柳”非“留” “折柳”送别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
2017-02-10 11:19 来源:北京晚报

  元赵雍所绘的《骑游图》(局部)

  古时家家门前栽柳(元佚名绘)

  南宋马远所绘《山径春行图》(局部)

  明万邦治所绘古人饯饮图(局部)

  在交通不便、路途多险、前程难卜的中国古代,春暖花开时也是人们频繁远行的时节,而每一次出行其实都意味着生离死别,所以古人特别重视送别。送别时该如何表达对远行人的祝愿?“祖饯”是怎么回事?上路前为什么要“折杨柳”相送?“折柳”送别是因为取其谐音“留”的说法似乎不是很准确。

  “祖饯”:先秦时期属“行祀礼”

  东汉郑玄注曰:“将行而饮酒,曰‘祖’”

  如果评诜古代最有名的“送别”,唐朝诗人王维送别友人元二无疑应名列前茅。有一年春天,王维在渭城客舍中设宴,请即将远行的元二喝酒,还写下了着名的离别名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请酒送行,古谓“饯饮”,是古代最为常见的一种送别方式,至今仍流行。这种送别方式一般在远行者上路前举行,最早源于先秦时已流行的一种叫“祖”的风俗。所谓“祖”,原本是出行时祭祀路神的行为,目的是祈求旅途平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称:“祖者,行神,送行之祭,故曰‘祖’也。”后来干脆将送行喝酒称为“祖”,东汉学者郑玄即称:“将行而饮酒,曰‘祖’。”

  “祖”,又称“祖行”,在先秦时属“七祀”(或“五礼”)之一,为“行祀礼”,时人出行必不可缺。行祀礼是怎么形成的?据说与黄帝之子累祖有关。累祖远游时死于途中,于是人们为他举行了路祭活动,后来路祭逐渐流变为以饯行为主要内容的送别民俗,累祖也变身为“行神”。

  “祖行”颇为讲究,有一套成熟的程序,多在驿馆内或路边设帐,摆上酒筵,称为“祖帐”,也称“祖饯”、“祖席”、“祖筵”等。这种送别方式在唐朝的文人中间特别盛行,张籍《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诗,记述的便是他为将去今江浙一带旅游的好友卢处士而搞的送别活动,时已“春草上高台”,张籍在驿站的楼上摆了一桌酒菜:“羡君东去见残梅,惟有王孙独未回……风满驿楼潮欲来。”

  李白的《留别金陵诸公》诗记述的则是他当年离开南京时南京友人在白下亭为他送别的情况:“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其实,只要有朋友远行,不论是游玩、回乡,还是赴任、卸任、远征,古人都会“祖”一下。刘禹锡的《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一诗,就是他为皇甫少尹到山西任职而搞的送别活动:“祖帐临周道,前旌指晋城……”

  不只民间送别流行饯饮,皇家也这样。如唐朝,最有名的一场祖筵是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搞的,时兵部尚书张说要去西北(朔方)巡视边防,李隆基召集了朝中文武大臣都来与张说饯饮。唐徐知仁《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诗说的就是这件事:“北阙纡宸藻,南桥列祖筵。”

  “折杨柳”:汉代已形成的送别风俗

  《送别诗》云:“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古人出发前,送人者会把远行人一直送到路口,并要折枝相送。所谓“折枝”,就是折取路边的树枝花草什么的,送给远行人,虽然是随手之物,但“礼轻情意重”,寓意深刻。

  在春季送别,最流行的是“折杨柳”。“折杨柳”是古代社会生活中最有格调的风俗之一,这种风俗是怎么产生的?有人从“柳”谐音“留”上分析,认为“折柳”是挽留的意思。其实这种说法欠妥,如果被送人的家不在此地,或是不归之离别,可以这样理解为是留对方多呆些日子,但如果对方有归途,这样分析就矛盾了。

  “折柳送别”风俗的形成,与时节和柳本身均有关系。柳树是中国古老的原产树种之一,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是古代行道树的主力树种之一,路边河畔都可见到柳树。古人送别亲友,从路边生机盎然的柳树上折一枝柳条相送,就是希望远行人能像杨柳一样,很快适应,随遇而安。

  折柳送别与古人的辟邪诉求也有密切的关系。对远行亲友最好的祝语是“一路平安”,但路途艰险,难免会遇到麻烦,古人认为这是邪气侵扰,路鬼作祟,如何辟邪驱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上辟邪物。桃枝、柳枝等在古人眼里皆具驱鬼功能,南北朝已有插柳辟邪风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柳》引《术》称:“正月旦,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所以,送别时折柳寓意很明白,就是祝远行人路上平平安安。顺便说一下,折桃枝不用于成人单独出行,而用于带孩子出行,古人迷信“鬼畏桃也”,认为桃枝对孩子的保护功能比柳枝好。

  细究“折柳送别”的最早源头,或许在先秦。先秦时杨柳已与出行有了文学上的关联,被赋予了一种感情。《诗经·小雅》中有一首《采薇》诗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折柳送别”流行于汉代,记录汉代都城长安和畿辅地区地理状况的古籍《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城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为当时送人一般送至灞桥分手,其情其景往往令人肝肠寸断,所以《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这样的说法:“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为‘销魂桥’。”

  南北朝时期,“折杨柳”之俗已风行各地,南方与北方都出现了以“折杨柳”为题目的诗文。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折杨柳》:“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在北朝,则有《折杨柳歌》(其一):“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隋唐时期,“折柳相送”已成为古代中国文人赠别的普遍现象。其中有一首作者不详的《送别诗》这样写道:“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因为折柳相送盛行,在当年送别最集中的灞桥,附近的柳树条都被随手折光了。因为无法折到长柳枝,唐诗人孟郊《横吹曲辞·折杨柳》诗中只好解释道:“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为此,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其七)呼吁:“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攀花”:唐代流行的送别风俗

  李白诗云:“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

  所谓“攀花”,就是采折花草。古人喜欢攀花弄草,宋王安石《杖策》诗中就有“杖策窥园日数巡,攀花弄草兴常新”。攀花送别之俗起源于何时?准确时代一时也难以说清,至少在唐朝已颇为流行。唐张籍《送从弟删东归》称:“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李白《江夏送张丞》亦称:“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类似的还有耿湋的《荐福寺送元伟》:“送客攀花后,寻僧坐竹时。”

  攀花送行在唐朝为何能流行开来?与其时花卉消费习惯的形成有极大的关系。在唐朝,卖花与买花都很平常。白居易便写有《买花》诗:“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当时的花价也不贵,往往是随行就市,“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在古代,攀花送别与折柳相赠同时流行,并不矛盾,没有柳时就送花。唐戴叔伦《送吕少府》诗称:“共醉流芳独归去,故园高士日相亲。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从诗中看,当时由于路边没有柳树,戴叔伦便随手折了桐花送给远行的友人。

  桐花即梧桐树花,它的开花周期与柳树发芽长叶相近,古人很早就作为农历三月的物候特征记录了下来。中国最早的农书《夏小正》中已有三月“拂桐芭”的说法,意即三月份桐树花开了,因为花期在清明前后,古人将之视为“清明之花”,与“杨柳依依”,成为这一时节的共同风景。

  但古人送别并不一定就是送桐花,梅花、牡丹、山茶花,桃花、杏花,樱桃花甚至不知名的野花只要随手可摘,都可以送。如唐代诗人元稹曾用樱桃花送别,其《折枝花赠行》诗写道:“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元稹还曾折牡丹花送别,其《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诗称:“莺涩余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

  古代学子更喜欢以杏花相送。杏花与杨柳都是春天的美丽符号,宋僧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与桃李梅一样,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而杏花最为奇美,初放纯红,落花纯白,“白白红红一树春”,“远胜桃夭与李秾”。因为杏花漂亮,广受古人喜爱,卖杏花成为古代街头一景。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记下了这一幕:“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需要强调的是,折柳和攀花如今都属不文明行为,本文只是介绍一下古人的送别习俗与文化而已。

  原标题:“折柳”送别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责任编辑:余小雨
国学沙龙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活动
贵阳孔子学堂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4周...【详细
听“红楼人物趣谈”有感
在周六阳光明媚的清晨,漫步在花溪湿...【详细
· 博雅群《论语·公冶长第五》学记
· 记录·朝拜孔子的老人们
·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2564周年活动
筑城培训
党员干部培训
教师学生培训
企业职工培训
妇女群众培训
窗口人员培训
广大市民培训
大社区
     中华文化研修园
     阳明大讲坛
     文化社区(中国区)
     文化社区(亚洲区)
     文化社区(欧洲区)
互动空间
        征文投稿
        网络调查
        微发布
        意见箱
关于贵阳孔学堂 投稿分享 留言建议 网站声明 学术刊物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