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人格修养 时 间:8月23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欧阳祯人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
孔子儒家思想的六大主要功能 时 间:8月22日(周六)10:00——12: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汤恩佳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世界儒商联合会会长 |
体悟逍遥之境—《庄子》寓言解读 时 间:8月16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孙敏强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
着名吟诵专家 时 间:8月15日(周六)14:00——16: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徐健顺 中央文史馆书画理论委员会委员 |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
圆梦当感恩圆梦当自强 时 间:7月19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郑传楼 贵州省农委机关党委副书记 |
“太和清音”张峰古琴赏析 时 间:7月18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张峰 中国琴会理事 |
“大本”与“达道” 时 间:7月12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俞荣根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
活生生的生活儒学 时 间:7月11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
造字上,青为“象物之生时色也”,而万物生发,基本都是在春天,所以青色在古人眼中,便成了春天的象征。由于这种联系,青色更引申出生命、年轻、活力、希望等诸多美好之意。现今人们说绿色是生命之色,只不过是沿用古人的说法罢了。
春色如许
春临大地,草木繁茂,特别是对于农业社会而言,至关重要的庄稼,也都开始发芽或生长,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所以古人很早就把青色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比如先秦时,人们把春天称为“青阳”。商鞅的老师、杂家代表人物尸佼在其着作《尸子》里说:“春为青阳,夏为朱明。”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尔雅》在解释天时的部分,也用了一模一样的字句。东晋学者郭璞对此作了解释,说春天“气青而温阳”,所以称青阳。“气”是道教世界观中的概念,是凡人肉眼看不到的构成宇宙的东西。郭璞是道学大师,说构成春天的气是青色的,大约是因为他有非凡的慧眼。但草木皆绿、阳光温暖,确实是人人都能看得到、感受得到的,所以郭先生的解释也说得过去。
不知道是否出于同样的逻辑,古人还把春风称为“青风”。所谓气息流动而成风,气是青色的,风当然也是青色的。青色的风这一富有浪漫气息的意象,经常出现在诗人的笔下。唐诗里,卢仝在《新年》里说“太岁只游桃李径,青风肯换岁寒枝”;李端在《送杨皋擢第归江东》里说“绿气千樯暮,青风万里春”;李白在《宫中行乐词》中写初春景象,也有“寒雪梅中尽,青风柳上归”。至于宋代王安石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风仿佛是蘸着绿色的画笔,将山山水水都点染一新。倘若从此风令草木皆绿的角度去理解,称其为“青风”,也是十分得体的。
青风四拂,冰雪消融,溪流池水因而上涨。苔藓浮萍之类水生植物渐多,令水色碧绿。古人喜欢这蕴含生机与春意的水,故称之为“新绿”。白居易写《南湖春早》,说“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生”。野生的杏花开放,左一丛右一丛,点缀在山峦之间;浮萍也开始茂密生长,仿佛铺满了整个水面。以不规则的点状的红,对应成片的面状的绿,仿佛是一张关于春天的风景画。而韦庄填《谒金门》词,说“春雨足,染就一池新绿”。春雨本就弥足珍贵,偏偏这次下得充足,池水涨满了池塘,令人充分感受到喜人的春意。
[明]周臣春山游骑图
写得最可爱的大约要数北宋的周邦彦,他在《满庭芳》里说:“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没有人的打扰,鸟儿自在欢唱,一派怡人景象;春水满涨的溪流,快乐地奔跃于山石间,时时有水花因溪流与石头的碰撞而高高溅起。“溅溅”二字,将这动静结合的活泼画面,描绘得十分形象。
当然,“新绿”也有别解,说的是草木发芽新呈出来的绿色。白居易在《长安早春旅怀》诗里说“风吹新绿草牙圻,雨洒轻黄柳条湿”,秦观在《风流子》里说“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用的就是此意了。
青春物语
春天还有一个比“青阳”更流行的名称,乃是“青春”。
“青阳”在现代汉语中几乎绝迹,“青春”则极为常用,指的是人生中如金似玉的年轻时光,但其本意却指的是春天。从语法来看,“青春”与“青阳”这两个词都属于偏正结构,“青”为定语,修饰后面的主语,描述其特征。换句话说,在古人看来,绿色一直都是春天的标志。
“青春”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里。《大招》一篇,开篇说“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意思是春临大地,阳光和煦,生命的气息奋发而起,沉睡的万物都开始复苏。这一篇,有人说是屈原写的,也有人说是西汉刘向所作。无论谁起的头,此后的几百年里,文人都承袭了这一用法,以青春代指春天。南朝谢灵运在《游南亭》中有“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就是说还没欣赏完春天的美好,夏天就来了。隋代越王杨侗在《杨叛儿歌》里说:“青春正阳月,结伴戏京华。”正阳月就是农历四月,乃春意正浓之际。这两句也就是说四月春光中,与友人结伴在帝都洛阳游玩。唐时李贺在《将进酒》中有“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写春到尾声、落英缤纷的景象;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的《蝶恋花》中“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也是一派惜春之情。
《大招》还开了一个头,就是将“青春”与“白日”放在一起,以青色对白色,以春天对太阳,形成一组对偶词。最爱用这组词的,是大诗人杜甫。他的《乐游园歌》中有“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写芙蓉园里绿叶如波春色满盈,夹城道中鼓吹之声如同雷霆;《题省中院壁》中有“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写落花游丝衬得日间静谧,小鸟啾啾凸显春色更浓;《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兴奋之情,跃于纸上。杜甫的诗常以沉郁悲凉为基调,这几处因与青春相连,也难得地出现了欢喜之色。
除了杜甫外,陈子昂有“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李贺有“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清代流行的儿童启蒙教材《声律启蒙》看到了这一对仗规律,干脆规定说:“哀对乐,富对贫,好友对嘉宾,弹琴对结绶,白日对青春。”
踏青时节
当冬天过去,春临大地,一派草长莺飞的时候,在寒冷的风霜中蜷缩了数月的人们,大约忍不住要到房间外面走一走,感受一下温暖的阳光、和煦的东风。大约是由于人们常常走在长着嫩草的路上,或冒出新苗的田间,这种游春活动,被人们文雅地呼之为“踏青”。
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最早大约可以上溯到先秦。《诗经·郑风》中有一首《溱洧》,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相互约好去溱河和洧河旁边看人们集会,并采下大把的芍药赠给对方。诗里虽然没有直接点明时间,但芍药盛开的季节,必定春意正浓。而学者高亨考证说,这集会说的正是郑国每年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每逢此时,郑人都会结伴游春。
与《溱洧》相呼应的,是《论语》中令人耳熟能详的一段话。孔子某次询问弟子们的人生理想,诸弟子皆慷慨陈词情系国计民生,唯有曾点说,自己追求的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莫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这一恬淡宁静的人生态度得到了孔子的赞许,感叹地说“我欣赏曾点的情趣”。
也许曾点的话还无法表现踏青究竟是他的个人行为还是当时的社会风俗,但《晋书》的记载就很具说服力了。《晋书·礼志》里说:“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汉仪就是汉朝的礼仪;季春,即春季的第三个月,也就是三月;上巳者,如前文所述,即三月初三的上巳节;禊者,是古人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按此记载,自汉代起,每到三月初三,洛阳的官员和百姓都会来到洛水之畔,举行祭祀仪式,并洗涤衣服和头脸,除去一冬留下的污浊。《晋书》接着又说:“而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意思是自三国曹魏时代后,不再拘泥于三月初三,而是连续活动三天。这一记载,被学者们视为国人形成踏青习惯的有力佐证。
“踏青”的名词出现得相对较晚,大约形成于唐代。唐代史书里有“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旧唐书》);唐诗里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孟浩然《大堤行》);唐人笔记里有“上巳,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李淖《秦中岁时记》),用得非常广泛。至于唐代以后,这一词汇普遍为人们接受;“偷得浮生半日闲,芳草拾翠暮忘归”,已经成为许多人钟爱的春季活动。
[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现存于辽宁省博物馆
此图描绘了权势熏天的杨氏一族中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率众踏青的场景。这两位夫人都因是杨玉环的姐姐而受到唐玄宗的册封。
金玉年华
春天是一年中最富朝气的时候,也是最美好的时候,因此青春被人们引申,用来指代人生中的年轻时光,就毫不奇怪了。这种引申用法,唐代就已流行开。李贺的“垂帘几度青春老”,就是在用这层意思,写行宫里的宫女,如花岁月在寂寞冷清的高墙里度过,一日堪比千年。李商隐《骄儿诗》里说“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侄”,则是称赞自己的儿子年少又聪慧,如同皎月般美好,而跟他一起游戏的甥侄辈还混沌不堪呢。至于两宋时婉约派的词人们,本就多愁善感见月伤心见花落泪,围绕青春的美好与短暂,更写下许多缠绵妩媚的作品。比如柳永的“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比如陆淞的“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有人欣赏青春,有人怜惜青春,也有人作践青春。唐人雍陶有一首《劝行乐》,说得十分直白:“老去风光不属身,黄金莫惜买青春。白头纵作花园主,醉折花枝是别人。”人年老力衰时,纵然身边有美人无数,也只是摆设而已,反而便宜了别人,不如趁年轻,莫吝啬金钱,多及时行乐。此处,青春特指那些年轻貌美的风月场中的女子。中唐以后,政治黑暗、社会混乱、物欲横流,再不见宏大殷盛的气象,这首充满萎靡颓废气息的诗,恰是当时社会思潮的反映。
雍陶的诗虽然伧俗,却点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青春是美好的,时光却如流水,一去不返,黄金也难买回;但买不回自己的青春,却未必买不到他人的年华。于是千百年以降,始终有人孜孜不倦地热衷于欢场买笑,或是金屋藏娇。特别是许多须发花白、半截身子已入土的老人,更爱网罗十几岁的少女为姬妾,似乎从这些年轻的女子身上,可以找回自己的青春。其实他们心里何尝不清楚所谓“自古嫦娥爱少年”,而且她们的活力也永远不会转移到自己身上,所以距雍陶一千年的清人屈复还是哀叹说:“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柳色伤心
春光逝去,或年华老却,都是令人伤心的,所以伤春成为中华诗词歌赋的一大主题。但感情纤细的文人们在表达伤春之情时,或写落红成阵,或写杜鹃啼血,与绿色很少有关。毕竟,在自然界,春去夏来,绿色只会更加繁盛,总体上还是欣欣向荣的,不会令人有悲戚颓废的感觉。唯一的例外是柳树。这“碧玉妆成一树高”的美丽植物,由于与送别联系在一起,常常给人们带来的低回缠绵的情绪。
柳色与送别之所以相连,是源于汉唐时的一些大型政治活动。汉唐之际,天下一统,于是皇帝们常于早春二月出京巡视,从长安出发往东走,直至泰山,祭拜天地后再回京城。这一路虽不坎坷但却漫长,往返几千里,耗时数月,随行人员则往往数以十万计。这些随行人员不能携带家属同行,他们的父母和妻子儿女只好去长安的东门外为他们送行。
东门之外,乃是霸陵,埋葬的是西汉的汉文帝。汉文帝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被大家众口一致称赞的好皇帝。他死后入葬霸陵时,按照他的遗嘱,陵中不以金银陪葬,只放瓦器;陵上则遍植柳树。由于“柳”与“留”谐音,于是分别之际,送行的家人往往会折下青色的柳条,送给即将远足的丈夫或儿子,表达对他的思念和关切。后来,朋友或情人告别,都沿袭了这一风俗,互送柳条为念。
版画柳下饯行
“柳”与“留”谐音,柳下饯行是古人表达友情的仪式性活动。
汉文帝的薄葬减少了社会劳动的浪费,而郁郁葱葱的霸陵青柳更留下了许多感伤的故事。甚至于,霸陵前的一座桥被更名为“情尽桥”。而留在长安的人们,不经意间看到霸陵那一片青色的柳树时,也会想起远方的友人和亲人,柳色就成了许多文人抒发情感的咏叹对象。
李白在《忆秦娥》里便说,“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白居易在《青门柳》里则说,“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而柳永的《少年游》不仅伤感,更显颓唐,“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还有学者以为,柳色与伤春的关系,可以上溯到《诗经》中着名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春天使青色具备了生机勃勃的感觉,柔嫩的杨柳,却为青色填上了一抹淡淡的哀愁。
(文/陈鲁南)
(本文选自2014年8月中华书局出版《织色入史笺》)
李白为什么不给杜甫回诗?学者:或与年龄、性格有关 2017-03-07 | |
电影《琴·剑李白》将拍 书法家田伯平义演诗仙李白 2017-03-01 | |
贾岛:一位用生命创作 让人尊敬的诗人 2017-02-08 | |
高建新:何为胡姬?诗仙李白这样描述 2017-02-06 |
· | 【图解】2015贵阳孔学堂秋季辩论会 |
· | 贵阳孔学堂与国际儒联、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约 |
· | 游贵阳孔学堂学古文 追溯严以律己的文化根基 |
· | 贵阳孔学堂里飘茶香 万余市民品位文化清明节 |
· | 【高清】清明小长假 贵阳孔学堂开展系列活动 |
· | 小长假第一天 发烧友力挺贵阳孔学堂清明活动 |
· | 清明小长假喝茶听讲座 贵阳孔学堂天天有活动 |
· | 论儒家教育思想中“悟”及对现代教育启示 |
· | 论儒家教育思想主旨——“成人之道” |
· | “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 |
· | 周易玄《国学旨归》:重启文言文写作 |
· | 唐·房玄龄《晋书》二十四史及清史稿 |
· | 《颜氏家训》北齐文学家颜之推传世代表作 |
· | 国学之光:近代国学大家论着选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