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大学》与人格修养
时 间:8月23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欧阳祯人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孔子儒家思想的六大主要功能
时 间:8月22日(周六)10:00——12: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汤恩佳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世界儒商联合会会长
体悟逍遥之境—《庄子》寓言解读
时 间:8月16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孙敏强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着名吟诵专家
时 间:8月15日(周六)14:00——16: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徐健顺
中央文史馆书画理论委员会委员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圆梦当感恩圆梦当自强
时 间:7月19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郑传楼
贵州省农委机关党委副书记
“太和清音”张峰古琴赏析
时 间:7月18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张峰
中国琴会理事
“大本”与“达道”
时 间:7月12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俞荣根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活生生的生活儒学
时 间:7月11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贵阳孔学堂网站  >  修国学  >  明伦国学  >  国学沙龙
古人的同名趣事:“李定陷二苏”是怎么回事?
2017-07-31 15:04 来源:中华书局1912

  中国历史悠久,人物积累,难以计算,而用作姓氏名号的字极其有限,必然会出现同姓名、同字号的现象。

  一、古籍中的同姓名现象

  说到同姓名易混淆,先来读两句李白的诗(《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二》)

  毛遂不堕井,曾参不杀人。

  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

  据《西京杂记》记载:“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堕井而死,客以吿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此即“毛遂堕井”的典源,常用来比喻传闻不实。

  《战国策·秦策》: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这就是“投杼”和“谗言三及”的典故来源,比喻谣言众多,动摇了对最亲近者的信心。

  资料图

  从以上两则小典故中不难看出,同姓名现象在古代非常普遍。宋人洪迈在《容斋四笔?汉人姓名》中说:“西汉名人如公孙弘、董仲舒、朱买臣、丙吉、王褒、贡禹,皆有异世与之同姓名者。《战国策》及《吕氏春秋》,齐有公孙弘,与秦王、孟尝君言者。明帝时,又有幽州从事公孙弘,交通楚王英,见于《虞延传》。高祖时,又有谒者贡禹。梁元帝时,有武昌太守朱买臣、尚书左仆射王褒。后汉安帝时,有太子厨监邴吉。”

  据清吴翌凤《逊志堂杂钞》所记,两汉时有两王莽,两张禹,两贡禹,两京房,两上官桀,两王恢,两王章,两韩安国,两杜延年。这些同姓名者都见于史籍记载。

  以下再举两例同姓名的趣事:

  李定

  宋王明清《挥麈前录》卷四记:李定字仲求,洪州人。晏元献(殊)之甥,文亦奇。欲预赛神会,而苏子美以其任子距之,致兴大狱。梅圣俞(尧臣)谓“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者。其孙即商老彭,以诗名列江西派中。又李定字资深,元丰御史中丞。其孙方叔正民兄弟,皆显名一时,扬州人。又李定,嘉佑、治平以来,以风采闻,尝遍历天下诸路计度转运使。官制未行,老于正卿。乃敦老如冈之祖,盖济南人也。同姓名者凡三人,世亦多指而为一,不可不辩。

  此三李定中的两李定常被混淆,如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中引此文,就说字仲求的李定“此是害东坡之李定”。朱熹早就说:“害苏子美者是一李定,害东坡者又别是一李定。”(《朱子语类》)字资深的李定为害苏东坡者,曾上书劾苏轼《湖州谢上表》,擿其语以为侮慢。因论苏轼“自熙宁以来,作为文章,怨谤君父,交通戚里。逮赴台狱穷治,当会赦,论不已,窜之黄州”。李定同姓名者三人,其中二李定陷二苏,后人易混一,至今许多文章将陷害二苏者混为一谈。

  韩翃

  唐孟棨《本事诗》记韩翃最详,亦为各书所本,云:李相勉镇夷门,又署为幕吏。时韩已迟暮,同职皆新进后生,不能知韩,举目为恶诗韩翃,翃殊不得意,多辞疾在家。唯末职韦巡官者,亦知名士,与韩独善。一日夜将半,韦叩门急,韩出见之,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韩大愕然曰:“必无此事,定误也。”韦就座曰:“留邸状报,制诰缺人,中书两进名,御笔不点出,又请之,且求圣旨所与,德宗批曰:‘与韩翃。’时有与翃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笔复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又批曰:‘与此韩翃。’韦又贺曰:“此非员外诗也?”韩曰:“是也,是知不误也。”质明,而李与僚属皆至。时建中初也。

  资料图

  德宗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是一段佳话,也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其受到的赏识。

  二、古籍中的同字号现象

  古籍中同字号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同时代与不同时代都有诸多有趣的例证,以下聊举一二例。

  永叔

  宋代人称“小东坡”的唐庚,与苏东坡、欧阳修同时代人,在《唐子西集》中有《别永叔》诗一篇,人皆信“永叔”为“欧阳永叔”。清修《四库全书》时,馆臣考证欧阳修去世时,唐庚“方五六岁”,两人“断不相及”,怀疑此“永叔”非欧阳修,“或他人所作误入,抑别有字永叔者”,但又无法考定。清代藏书家陆心源见一旧抄本,《别永叔》原作《别句永叔》,此“永叔”非“欧阳永叔”,而是句永叔。陆氏考证“句为蜀中大族,宋初有句中正,则永叔当为子西乡里”,遂叹曰“若非抄本仅存,千古疑团莫释矣”。

  韩退之与卫退之

  资料图:韩愈

  韩愈,字退之,在他逝世十年后,白居易的《思旧》诗云:“闲日一思旧,旧游如目前。再思今何在,零落归下泉。退之服流黄,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惟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所忆四位服丹药而亡的友人中的“退之”显指韩愈。五代末宋初人陶谷《清异录》记:“昌黎公愈,晩年颇亲脂粉。故事:服食,用硫黄末搅粥饭啖鸡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灵库’。公间日进一只焉,始亦见功,终致绝命。”清人考据家钱大昕等怀疑以道统自任的韩愈不会如此荒唐而死,于是又考证出一个卫中立字退之的人来,举此人是“饵奇药求不死,而卒死”,一举还了韩愈清名。陈寅恪驳卫退之之说,说卫中立既非进士又非名人,白居易的诗不可有他,“诗中之退之,固舍昌黎莫属矣”,“此与唐代士大夫阶级风习至相符会故也”。韩愈服硫黄并不奇怪,钱大昕持陈腐之论也不奇怪,称奇之处在于同时还有一个喜服奇药而死的卫退之,还被钱氏生生拽了出来。

  三、古籍中存着的误例

  正因为同姓名、同字号现象的大量存在,在古籍中难免会有错讹之处。

  《职官分纪》是宋人孙逢吉所着的一部辑录宋及宋以前各代的职官沿革和仕林掌故的类书,《四库总目》记孙逢吉“字彦同、富春人。事迹具《宋史》本传。前有元佑七年秦观序”。并考孙逢吉举宋隆兴元年进士,到知太平州时距元佑七年则一百几十年矣,断元佑时秦观为之作序为谬误也。陆心源疑馆臣说不实,于是遍考各书,知宋时孙逢吉有三人:一蜀人,一吉州龙泉人,此两人《宋史》有传,均不言着有《职官分纪》。另一杭州富春人,字彦同,《浙江通志》有传,即着此书者。陆心源虽考出作者,而仍认为秦观序为伪托。中华书局影印此书时,冯惠民先生在“影印说明”中即采陆说。

  唐代史籍记载人物众多,同姓名、同字号更易混淆。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列“唐人同姓名”易混者数人,甚至还有将不同时代的同姓名者误混的情况。今人傅璇琮、张忱石、许逸民编撰的《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基本上注明了同名异人的人物,是一部研究唐五代人物非常有学术利用价值的参考书。

  资料图4:《唐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

  唐德宗朝有一周渭,字兆师,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先后于公元779年、780年获进士榜眼和武举第一名。周渭是为数不多的涉足文武双科举的进士之一。《全唐诗》收诗《赠龙兴观主吴崇岳》“楮为冠子布为裳,各得丹霞寿最长。……”按此诗非唐周渭作,而是宋初人周渭作(《赠龙兴观主吴崇岳》吴崇岳,宋初人。《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郡阁雅谈》:“吴崇岳,泉州人也,为龙兴观道士。……福建漕使周谓(渭)乃为诗赠云……太平兴国中诏入。”知此诗乃宋初周渭作,非唐德宗朝之周渭。详见《文史》第二十四辑陈尚君《全唐诗误收诗考》)。宋人周渭(为南汉宋初),字得臣,昭州恭城人,原籍连州。《全宋诗》存诗三首。建隆初年(960~963),因上书陈述时务,被召应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白马主簿。《宋史》卷三○四有传。

  再说周濆。周濆生平事迹无考。《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着录《周濆集》一卷,已佚,《艺文志》也不载,称濆为唐人,出处不详。《全唐诗》收诗四首,《全唐诗续拾》收一首。《粤诗搜逸》卷一谓周濆是五代末至宋初昭州(今广西平乐)人,周渭之弟,未详所据。陈尚君据此考《全唐诗》误收渭弟为唐人,惜为孤证。此条虽为孤证,实足征信,所以《全宋诗》编者采纳了陈尚君的观点,将周濆入宋人。于是就出现了《全唐诗》《全宋诗》均收周濆诗,陈尚君考辑的补遗一首,既入《全唐诗补编》,又入《全宋诗补遗》。

  此周濆有一《逢邻女》诗,无人不晓,诗曰:“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此诗被誉为唐代妇女风俗的真实写照,为述唐代风俗者津津乐道,而周濆已入唐代人名辞典及教科书。现学者考证周濆应宋人后,也有人据《邻家女》所述妇女露乳风俗,辨其不为宋人风俗,其实以世风度之,焉知宋初民妇无有此种风俗与装束。

  以上为编辑过程中所得,与大家分享,趣谈之余我们仍需要依靠前人丰富的着作进行全面、科学地甄别,避免以讹传讹。以下略举可用来检索的同姓名书。南北朝时南朝的梁元帝萧绎编写一卷《古今同姓名录》,后由唐代陆善经续、元代叶森补,列古今同姓名者三百八十余个,共一千三百余人。明代余寅编《同姓名录》十三卷,列同姓名一千六百余个,计二千七百余人。清代汪辉祖编《九史同姓名略》七十二卷《补遗》四卷,辑录《旧唐书》至《明史》等正史中同姓名两万九千多人。清代刘长华编《历代同姓名录》二十三卷,辑录同姓名者八千余人,因取材涵盖了上古至明代各类书籍,哈佛燕京社1931年专为此书编制了一部《历代同姓名录引得》。1934年北平好望书店出版的彭作桢编《古今同姓名大辞典》,则是根据上述等书编辑的,共收五万六千七百余人,依姓氏笔划编排,方便了查找。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涉及此类考辨的名家笔记杂着可资参考。

  (文/李晓燕)

  原标题:李晓燕:趣谈古人同姓名同字号

责任编辑:余小雨
国学沙龙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活动
贵阳孔子学堂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4周...【详细
听“红楼人物趣谈”有感
在周六阳光明媚的清晨,漫步在花溪湿...【详细
· 博雅群《论语·公冶长第五》学记
· 记录·朝拜孔子的老人们
·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2564周年活动
筑城培训
党员干部培训
教师学生培训
企业职工培训
妇女群众培训
窗口人员培训
广大市民培训
大社区
     中华文化研修园
     阳明大讲坛
     文化社区(中国区)
     文化社区(亚洲区)
     文化社区(欧洲区)
互动空间
        征文投稿
        网络调查
        微发布
        意见箱
关于贵阳孔学堂 投稿分享 留言建议 网站声明 学术刊物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