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讲座
研修交流
经典活动
其他
《大学》与人格修养
时 间:8月23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欧阳祯人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孔子儒家思想的六大主要功能
时 间:8月22日(周六)10:00——12: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汤恩佳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世界儒商联合会会长
体悟逍遥之境—《庄子》寓言解读
时 间:8月16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孙敏强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着名吟诵专家
时 间:8月15日(周六)14:00——16: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徐健顺
中央文史馆书画理论委员会委员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圆梦当感恩圆梦当自强
时 间:7月19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郑传楼
贵州省农委机关党委副书记
“太和清音”张峰古琴赏析
时 间:7月18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张峰
中国琴会理事
“大本”与“达道”
时 间:7月12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俞荣根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活生生的生活儒学
时 间:7月11日(周六)09:00——11:00
票 价:网络报名
地 点:贵阳孔学堂 主讲人: 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
时 间:7月10日、11日14:00—17:00(已结束)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
端午节专题文艺演出
时 间:6月2日(周一)13:30—16:3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包粽子体验活动
时 间:6月2日(周一)13:00—16:00
报名时间:2014年5月27日——30日(上午:09:30—12:00 下午:13:00——16:30)
报名电话:0851——3617687 0851——3613818(单位、团体报名)
道德经说什么
时 间:4月27日(周日)09:30——11:30
票 价:免费索票(已结束)
主讲人:何士光
二O一四"中华婚礼"新人征集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起—8月20日止
报名地点: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社会发展科
外国理事成员考察参观贵阳贵阳孔学堂
时 间:2013年7月
活动意义:感受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地点: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吟诵培训班
时 间:4月12日(周六)09:50——11:00
活动地点:明伦堂

孔子展览馆开馆仪式
时 间:2014年7月10日
地 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孔子展览馆

《贵阳孔学堂品牌价值研究发展规划》合作邀请函
报名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6日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贵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
贵阳成人礼
时 间:5月4日(周日)09:50——11:00
活动意义:贵阳孔学堂礼仪广场
情暖重阳·孝满筑城
时 间:013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活动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贵阳孔学堂网站  >  修国学  >  明伦国学  >  国学论着
过去的漕运辉煌:运河开渠维护唐王朝政治统治
2017-09-05 14:11 来源:光明日报

  清代摹本《清明上河图》(局部) 资料图片

  鸿沟是古代典籍中经常出现的古运河名,今人以《竹书纪年》为依据,认为鸿沟开挖于魏惠王十年(前361年)。其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史记·河渠书》云:“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九川既疏”以下四句,是说大禹疏浚九河,泽及夏商周三代。“自是之后”以下四句,是说自荥阳(今河南荥阳)开渠引河,与济、淮等相通,形成连接宋、郑、陈等地的运道。然而,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黄河南徙截断济水,经此,济水河道或消失或成为黄河水道,乃至于今天只有济源、济阳、济宁、济南等地名保留了济水的痕迹,故鸿沟通济水的运道可以忽略不计,同时亦可知鸿沟在黄河南徙截断济水以前已经开渠。如清人胡渭《禹贡锥指》说:“至定王五年,河遂南徙,无他,河水之入鸿沟者多,则经流迟贮,不能冲刷泥沙故也。宿胥之塞,实鸿沟致之。”黄河宿胥口(今河南滑县西南)淤塞,发生在周定王五年。从“宿胥之塞,实鸿沟致之”等语中当知,周定王五年以前,鸿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汝水和泗水均是淮河的支流,汝水流量小,自汝水行运入淮受到限制,泗水是淮河第一大支流,水资源充沛,自鸿沟入淮一般走泗水。如宋代郑樵《通志·地理略·四渎》说:“鸿沟一名官度水,一名蒗荡渠,今谓之汴河,大禹塞荥泽,开之以引河水,东南通淮泗。”这一说法准确地揭示了济水消失后,鸿沟由泗通淮的情况。

  古人是怎样利用济水兴修鸿沟的,司马迁没有交代,后人根据史料进行梳理,还原了历史面貌。如清人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说:“禹功施乎三代,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此禹以后代人于荥泽之北,下引河东南流,故《水经》谓‘河水东过荥阳县,浪荡渠出焉’者是。亦引济水分流,故《汉志》谓‘荥阳县有狼汤渠,首受泲,东南流’者是。又自是之后,代有疏浚,枝津别渎,不可胜数。”这一论述有两个要点:一是鸿沟引河入运时,有引济入运之举。“狼荡渠”是鸿沟的别称,“引济水分流”表明,开鸿沟时有引济工程。《汉书·地理志上》在叙述荥阳与鸿沟的关系时记载道:“有狼汤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过郡四,行七百八十里。”泲水即济水,“首受泲”,是指鸿沟引济入运,形成了至陈(今河南淮阳)入淮河支流颍水的运道。二是因“代有疏浚”,黄河截断济水后,鸿沟有以荥泽为运道的航段。《尚书·禹贡》云:“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孔颖达疏:“济水入河,并流十数里,而南截河。又并流数里,溢为荥泽,在敖仓东南。”荥泽在敖仓(在今河南荥阳敖山)的东南,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一》叙述济水时有“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晋地道志》曰:济自大伾入河,与河水斗,南泆为荥泽……济水分河,东南流”之说,结合“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语看,黄河截断济水后,济水“东南流”下泄不畅成为荥泽。荥泽是在济水故道的基础上形成的湖泊,“东至河阴县四十一里,又东至荥泽县西北之敖仓十余里,通计得五十余里”(胡渭《禹贡锥指》),因此,荥泽是鸿沟通淮泗的重要水道。

  鸿沟引河开运道时主要利用了黄河别流灉水,因为这层关系,鸿沟又称“汴河”。《尔雅·释水》云:“灉,反入……水自河出为灉。”郭璞注:“即河水决出,复还入者。”邢昺疏:“反,复也。谓河水决出,而复入河者名灉。”灉水自黄河析出后又返回黄河,故称“反”。宋程大昌《禹贡后论·汴》道:“许叔重、桑、郦书‘汴’皆为‘汳’,其易‘汳’为‘汴’,则张汜所谓后世恶其字从反,而易以为‘卞’者,古语也。”“反入”的本义是返回,因水成“汳”。又因厌“汳”从反,改为“卞”。此后,因“卞”加水写作“汴”。此外,灉水即汳水,又称“邲水”。《水经注·济水一》记载邲与济水、邲水之间的关系时叙述道:“济水于此,又兼邲目。《春秋》宣公十二年,晋、楚之战,楚军于邲,即是水也,音卞。”《宋史·河渠志三》引宋代参知政事张洎语云:“渠外东合济水,济与河、渠浑涛东注,至敖山北,渠水至此又兼邲之水,即《春秋》晋、楚战于邲。邲又音汳,即‘汴’字,古人避‘反’字,改从‘汴’字。”这里所说的“渠水”指鸿沟。将两则论述结合起来看,汴河作为鸿沟的别称源于灉水。

  汴水是鸿沟自荥阳开渠后的基本航道。根据前人的考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总结说:“汴水即《禹贡》之灉水,所谓河出为灉也。春秋时谓之邲水(邲音汳,即汴字。后避‘反’字改为‘卞’)。宣十二年晋楚之战,楚军于邲,即是水也(《水经注》:‘济水东合荥渎。济水于此亦兼邲之称,其地盖即荥口受河之处。’今在河阴县西)。秦、汉间曰鸿沟。《史记》:‘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孔氏曰:‘即汳水也。’汳水首受济,东南与淮通。《汉志》谓之狼荡渠。前汉平帝时汴河决坏,至明帝永平中浸淫益甚,遣王景、王吴修筑,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亦曰荥阳漕渠。《说文》:‘汴水受陈留浚仪阴沟(狼荡渠亦曰阴沟),至蒙(今南直蒙城县)为雝水,东入于泗。’《元和志》:‘禹塞荥泽,开渠以通淮、泗,汉永平中命王景修渠(景所修筑谓之渠堤),岁久湮废。晋末刘裕灭秦,发长安,自洛入河,开汴渠而归。其后复塞,隋大业初更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济,南达江、淮。’”综合以上诸说,一是汴水就是灉水,邲音汳,邲水就是汳水。二是“汳”的本义是“反入”,系加“氵”所致。后世避“汳”从反之讳,改为“卞”。三是“卞水”是汴水的初写,是汳水及邲水的别写,初指黄河别流灉水(雝水)。四是因“首受济”,故灉水既是黄河的别流,同时又是济水的支流。五是汴河是黄河联系江淮的交通要道,为了恢复其运力,东汉王景、王吴重修,晋末刘裕北征时在疏浚的基础上重开汴河,隋炀帝在前人的基础上兴修通济渠。

  在历史变迁中,鸿沟分别与黄河、济水、淮河等水系发生关系,形成不同航段。前人叙述鸿沟时,或因地名命名,或因水名命名,同一条运河有了不同的名称及异写。如除了前面提到的称谓外,汉魏时期,有“蒗宕渠”“汴渠”“浚仪渠”“官渡水”等称;隋炀帝重修运道,有“通济渠”“御河”等新称;入唐以后,又有“广济渠”等称。如《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四》云:“汴渠,一名蒗宕渠,今名通济渠,西南自荥泽、管城二县界流入。”《宋史·河渠志三》云:“汴河,自隋大业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淮,至唐,改名广济。”鸿沟在不同时期及不同航段虽有不同的名称,但鸿沟和汴河始终是最重要的名称。

  不同的时期鸿沟(即汴河)有不同的起点和终点。先秦时期,因“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故荥阳是鸿沟的起点;又因“与济、汝、淮、泗会”,分别有入济水、淮河的终点。济水消失后,鸿沟(即汴河)的终点在泗水入淮口。永平十二年(69年),汉平帝“遣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自荥阳至于千乘海口”(范晔《后汉书·明帝纪》),此时汴渠的起点是荥阳,终点是千乘(治所在今山东高青高城)。隋炀帝开通济渠以后,将其航线向西延伸,增加了以洛阳西苑为起点的航段;与此同时,航线跨过淮河向东南延伸,并将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囊括在内,如《隋书·食货志》有通济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东注于洛。又自板渚引河,达于淮海”之说。《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一》载:“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于泗,达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亦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之以柳,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江都(今江苏扬州)是通济渠的终点。

  唐代继承隋代开渠的成果,除了以“广济渠”称谓通济渠外,主要以“汴河”相称。如宋之问《初宿淮口》云:“汴河东泻路穷兹,洛阳西顾日增悲。夜闻楚歌思欲断,况值淮南木落时。”又如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据统计,唐诗与汴河相关的诗篇不少于二百首。这一时期,汴河以洛阳皇家园林西苑为起点,以邗沟扬子渡口为终点,与长江及江南河相接,经此,形成了“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杜佑《通典·州郡七·河南府》)的快捷通道,进而成为维护唐王朝政治统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宋代建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因政治中心东移,汴河的起点再度回复到荥阳。宋室南渡及元入主中原后,因政治中心南迁或北上,伴随着运河及漕运的整体东移,汴河徐州以西航段遂失去往日的辉煌。

  原标题:鸿沟·汴水·运河

  (作者系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张强)

责任编辑:余小雨
国学沙龙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活动
贵阳孔子学堂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4周...【详细
听“红楼人物趣谈”有感
在周六阳光明媚的清晨,漫步在花溪湿...【详细
· 博雅群《论语·公冶长第五》学记
· 记录·朝拜孔子的老人们
· 贵阳孔学堂举行祭孔诞2564周年活动
筑城培训
党员干部培训
教师学生培训
企业职工培训
妇女群众培训
窗口人员培训
广大市民培训
大社区
     中华文化研修园
     阳明大讲坛
     文化社区(中国区)
     文化社区(亚洲区)
     文化社区(欧洲区)
互动空间
        征文投稿
        网络调查
        微发布
        意见箱
关于贵阳孔学堂 投稿分享 留言建议 网站声明 学术刊物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