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度血友病患者:从出生就脐带出血不止的玻璃男孩;
一个童年辍学的学生:没有小学、初中、高中毕业证,却有一本二级残疾证的男孩;
一个靠天吃饭的农民:生在山里,长在农村,至今依然活在农村的男人;
一个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美术学院、令人羡慕的大学生;
一个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原创泥塑师、区级非遗文化传人。
如上标签同属于一个人,也注定这个人有太多不寻常的故事。
1981年出生的孙红斌,长治市郊区马厂镇王公庄村人,其兄弟三人,红斌排行老三,他和二哥出生时便被发现为先天性遗传血友病。
为了治病,父母倾家荡产、倾其所有,但是孙红斌的病却依然如故,身体时好时坏。即便如此,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的红斌也没有自暴自弃。在早年考入大学的大哥帮助下,2005年,孙红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太原理工大学美术学院。
2008年,毕业后的孙红斌成为了一名村官。但2008年的一次发病,让正在下乡工作的孙红斌又一次倒下,这一躺就是一年半。病床上的孙红斌迷茫、无助,甚至绝望。
然而2010年的一天,却改变了孙红斌。父亲收废品带回来一团别人玩过的橡皮泥给他,让他解闷。病床上的他,百无聊赖地捏着这团泥,在不经意间将一团毫无形状可言的橡皮泥变成了一个大手大脚的农村老汉,这一“捏”让孙红斌爱上了泥塑,刚刚能挪下床的他,让父亲帮忙找土,开始捏泥人儿,那时的他便有了一个梦想,要将泥人捏出家门,要用泥塑捏出一个文化村。
之后的孙红斌一边治疗,一边开始了泥塑创作。二哥孙喜斌也参与进来,兄弟两个常常为怎么配方泥巴才不至于干裂大伤脑筋。一开始,他们尝试用沙土做原料。将沙土一遍遍洗出来、和好、醒透、捏好成型了,但那些泥塑看起来太死板;他们又尝试用砂石做原料。捣碎、碾细、放入鸡蛋清,但砂石太干和不住,太稀又无法凝固;他们又想到了粘土。把土用筛子一遍遍过细,和好、醒透,这样捏出的泥塑看起来不错,但干了之后不是开裂就是缺胳膊掉腿。
面对破碎的泥塑,兄弟二人不断地进行试验。后来,他们想到了橡皮泥。橡皮泥不裂不干是因为其中有胶和蜡。于是兄弟二人又尝试将胶、化工油、蜡等材料和在泥土里。一次次试验之后,果然,捏成的泥塑不再龟裂了。随后,他们还不断改进泥土配方,泥塑作品也不断得到改善,不仅能晾干、上彩,还能烧制。
2013年,孙红斌的泥塑作品《太行人家系列》获得首届山西文博会“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金奖;2014年创办民俗工作室――太行人家艺术坊;2015年获得“长治农商行杯”长治达人秀一等奖;2016年在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深造并结业;2017年泥塑作品《中国梦》获得第三届省文博会“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银奖;2017年以雄鸡为题材,创作117幅形态各异的雄鸡图,首个个人书画展开展……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街头泥塑作品,展示了王公村独特的乡村味道,引得人们驻足和称赞。这些饱含乡村味道的泥塑作品,是孙红斌从事泥塑创作以来的最初梦想。
“其实,人的一生并不需要去追逐多么高大上的事业,只要能够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把它做到极致,你也就成行家了。”孙红斌如是说。
如今的孙红斌,还是那样走路蹒跚,肩膀瘦弱,行动不便,任何一场在普通人看来的小病都可能要了他的命;可如今的孙红斌,也不再是那个躺在病床上无助地望着天花板的少年。如今,有一个梦在孙红斌的心头点燃,那就是将泥塑传承并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地人认识泥塑、了解泥塑,了解中国这最悠久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