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那么书籍就是向上阶梯的入口。大家都能买得起书,随时随地都能看得到书,应当成为一个社会基本的生活状态。如果能够从终端读者入手,通过降低买书、读书的成本,使得大众有更高意愿买书读书,自会撬动市场流量、实现多方共赢。
图书涨价再次被推上微博热搜。据报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图书价格出现了一波明显上涨,文学、社科类新书的平均定价,已由几年前的“半百”攀升到现如今的快破百。如此涨势,惹得网友纷纷慨叹:知识改变命运,但我读不起书。
近些年,关于书价的争论不绝于耳。出版界不断给出各种数据,诸如纸价一路飙升、人力成本增加,自证并非暴利行业,相反,跟国际上比起来,“中国的书价还便宜得很”。可在读者看来,一本书随随便便就要上百元,怎能不让人有“望书兴叹”之慨?纵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书价上涨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但涨到这种程度,恐怕就很值得注意了。
书价涨还是不涨,有着深刻的市场因素作用,但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图书又跟其他商品明显不同,不能视之为纯粹的买卖。如果说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那么书籍就是向上阶梯的入口: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远、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无一不是对生命的熔炼和升华。在这个意义上,大家都能买得起书,随时随地都能看得到书,应当成为一个社会基本的生活状态。我们固然不能用几十年前的书价水平来比对现在,但要让图书成为一种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精神食粮,就必须将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一边嗟叹“中国人不读书”,一边任由书价上涨将囊中羞涩的“学生党”“工薪族”挡在门外,何尝不是又一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
阅读,是一个人的体验;而全民阅读,则与政策导向有关。当下,各大城市都在全力打造自己的“书香”之风,不论是创办丰富多样的“阅读季”,培厚社会文化的土壤,还是补贴资助实体书店,拓展灯下展卷的空间,都彰显着对阅读价值的守望。但“读不起书”的抱怨则抛出了一个更为根本的命题,那就是相关政策对书价和读者承受能力的关注是否足够。书价居高不下,很大程度是“虚火”过旺造成的。放眼图书市场,一种不良风气正在弥漫,似乎书要上档次,就非超精装、大开本、大留白不可,到头来,包装朴素、内容扎实、方便阅读的简装书、口袋书越来越少,装帧过度、字大文稀、华而不实的注水书、鸡汤书越来越多,书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当书的价格不是贵在内容而是贵在包装,少买书甚至不买书也便成了再自然不过的选择。长远来看,如何将资源精准地贴补到好书的创作、出版和发行销售上,有效降低全民阅读成本,实为破解“读书之困”的重要前提。
全民阅读,重在全民,也难在全民。打造全民阅读的积极氛围,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激发、提升读者的阅读主动性上入手。我们看到,面对新书的层出不穷和书价的节节攀升,书店却直言“赚不到钱”,出版商也叫苦“就在破产边缘”,究其根本恐怕就在于“卖不出书”。由此可见,不论相关政策资源是补给出版社还是投向实体书店,只要整个阅读市场没有被充分激活,那就难以避免“输血再输血”的循环。相反,如果能够从终端读者入手,通过降低买书、读书的成本,使得大众有更高意愿买书读书,自会撬动市场流量、实现多方共赢。近些年来,从“倡导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多地政府拿出专项资金为市民文化消费“买单”,再到街道社区不断完善公共阅读资源,随着越来越多政策组合拳被用到读者身上,“读书好”的共识正日益化为“好读书”的行动。
“读屏时代”的到来,重塑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也让读书所蕴含的价值内涵愈发彰显。实体书店的复兴让我们看到了精神地标的回归,而“好书之惑”“书价之困”也提醒着我们潜心阅读的任重道远。下更大功夫将阅读化为更多人的人生追求、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全民阅读的品质,一个浓郁的书香社会方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