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色、勾线、烧窑……在被称作“京城第一窑”的京彩瓷博物馆里,传统的纯手工绘瓷技艺得到完整沿袭。为了将这个非遗项目传承下去,几代工艺大师们在点滴勾勒中寄托着执着的“工匠精神”。
从清宫造办处走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彩瓷博物馆前身是北京工艺品厂。这个坐落在西城区广安门外的老厂房如今被改造成上下两层的博物馆,包括展厅、拉坯体验教室、窑房、釉色实验室、工作车间等不同功能区域。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京彩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间。喜爱瓷器的康熙从景德镇选送精品白胎,尝试将外国传入的彩绘珐琅绘制到瓷器上,并在其执政晚期成功创烧出珐琅彩瓷。在当时的故宫养心殿、圆明园,还专门开设了一些小窑烧制珐琅彩瓷。
清朝灭亡后,流落民间的清宫造办处匠人们开始仿制宫里的瓷器。他们用造办处剩余的白胎绘制,在自建的小窑里烧制瓷器并出售,这就是京彩瓷的雏形。这些匠人也成为京彩瓷的第一代传承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陆续把流落在民间的手艺人集合起来,在70年代建立了北京工艺品厂,京彩瓷传承从此后继有人。如今,京彩瓷已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有了第五代传承人。这些非遗大师们复制的仿古瓷还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当年的北京工艺品厂也顺应时代需求完成了转型。老厂房改造升级后,成为兼具生产制作、参观、互动等功能的博物馆。
40年初心不变的匠人精神
京彩瓷博物馆二楼是技师们的工作车间,几张面积不大的书桌就是精美瓷器的“诞生地”。这里也是李桂荣工作了整整40年的地方。1978年,李桂荣进入北京工艺品厂做彩绘工,经她手描绘的作品不计其数。看似简单的填色工序,想要做得精细却十分困难。
“填色工作特别考验眼力和耐心,稍微填出界一点,整个作品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所以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李桂荣说,自己平时都是八点半准时到岗开始工作,五点下班。除了午休和去卫生间,剩下的时间都要守在自己的工作台上,对体力也是考验。
当年进厂时,李桂荣还不满20岁,没有任何美术功底,但她却打心底喜欢这份工作。在师父的严格要求下,专注、执着的李桂荣从当年的学徒工,成长为如今有着40年资历的老技师。2004年,李桂荣到了退休年龄,随后又被厂子返聘一直工作至今,并带了不少新人学习这门技艺。“上岁数以后眼力不行了,现在的孩子们文化基础比我们当年要好很多,经常一点就透,希望以后他们能接好这个班。”李桂荣说。
传承“老手艺”的“新势力”
1987年出生的山东小伙徐立宾是京彩瓷工艺传承的新生力量。2009年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徐立宾就正式拜师,从事京彩瓷制作。如今,30出头的他已经成为京彩瓷的第五代传承人,还被评为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
京彩瓷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一件精美的作品,从设计到最终完成,往往需要1个月左右,有时一点点填色的疏忽就能导致整个作品失败。尽管如此,徐立宾还是被这项传统工艺的魅力深深吸引。“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一件作品经过窑变以后,有意想不到的变化,这就是陶瓷最大的魅力。每完成一件作品都很有成就感,这也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徐立宾说。
不过在徐立宾看来,传承传统手工艺并非易事。刚刚接触时感到新鲜有趣,但十年、二十年坚持做同一件事难免枯燥,这也是很多年轻人没办法坚持到底的原因。“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陶瓷专业有240多名学生,但现在还在做‘老本行’的只有20多人,当年和我同时拜师进厂学习的7个人里,也只剩下我一个了。”徐立宾告诉记者。尽管如此,他对于京彩瓷的传承与发展还是充满信心。这些年,他的作品已经走出国门,不仅作为展品对外展出,还有很多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这让他倍感骄傲。现在,徐立宾工作的京彩瓷博物馆也开放了互动体验教室,经常会有年轻人和中小学生前来体验制作。“希望我们能成为对外展示的窗口,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京彩瓷,将它一直传承下去。”徐立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