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2015年贵阳孔学堂夏季论辩大会在贵阳贵阳孔学堂举行
7月9日,2015年贵阳孔学堂夏季论辩大会在贵阳贵阳孔学堂举行。本次大会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光明日报社和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联合主办,以《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辩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任学术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存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玉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丁为祥和贵阳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教师、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在读博士毛伟4位学者在深入开放的论辩氛围中“坐而论道”,从哲学思辨,理论阐释,实践行动三个层面对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传承与发展进行了积极讨论,充分揭示了“两创”方针在哲学思想上的辩证性,为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寻找落实的方法,探索有效的路径。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两创”方针的提出,有力廓清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这两种极端思潮,要求我们对待传统应尊重而不盲从,要立足于实践,把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起来,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存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存山:认知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
自1840年,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出现了中华历史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于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有其优秀传统,它在当今时代有其重要价值。 “我们说不能全盘西化,这是抛弃我们的民族,这是行不通的。”而“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我们的文化没有中断,在近现代中华民族虽然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但是中华民族衰而不亡,衰而有复兴的契机,一定有它内在的精神基础。”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丁为祥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丁为祥:贯彻“两创”方针的核心思路是守常顺变
中国文化有五个基本特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认知方式的实践性、中国智慧是具体性而非抽象性智慧、宇宙观的有机性、文化的连续性。“不是说这五性就是优点,它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我们只有真正把它继承过来,认真品位看其毛病在哪儿,看强项在哪儿,然后才能继承这些基本的文化精神,以走向未来。”丁为祥则强调文化的继承,即守常是创新和改革的基础。通过回溯儒家历史发展说到中国人讲道德,并不仅仅指道德规范,而是一种天命的人生落实。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础就是道德良知的自觉,即“做人有一种人文关怀,有一种人文精神,有一个做人的基本底线和做人的信念、信仰。时代可以不断变化,但我们做人的底线不能变,我们的民族根和民族魂不能变。”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玉顺:必须承认文化发生变革的必然性
“孔子关于“礼”的思想的两个层面:一是要克己复礼,古今中外只要有人群,就必定有礼,就必定有社会规范。从这个层面看,礼是永恒的,是常的。二是礼是变化的,夏商周三代的礼是不同的,有所损益。所谓“损”,就是把原来那套制度规范去掉一些不适应的;所谓“益”就是增加一些新的规范。这是“礼”变化的一面。”黄玉顺从孔子的“礼”具体阐释常与变的关系。而“变化的根据,它的价值尺度就是孟子讲的“仁义礼智”里的“义”,这里的“义”包含了行为的正当性和适宜性,即是出自仁爱的正路与适应于当下的生存方式。
贵阳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教师、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在读博士毛伟
贵阳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教师、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在读博士毛伟:重新审视和采用新的方式做好传承
“文化的不断变迁,甚至有些文化不断消亡。这些变化让我们必须要重新去审视和采用新的方式去传承我们的中国文化。”毛伟从青年群体的角度诠释文化正紧随着“中国梦”不断实现民族复兴,通过个体的迁徙促进着各个地方文化的交融与多元。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就有一个新的变化,所以文化是有变革,这是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因此文化发展即是连续的,也是需要传承和创新的。
论辩最后,叶小文作出总结。他指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辩题。就是因为它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复杂的理论思维和强烈的理论需求,还有解决紧迫现实问题的需求。”三句话概括即是“这个辩题又大又小;这个辩题探索不断;这个辩题舍我其谁。”“又小又大”指出“两创”方针不仅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也关乎个人的成长;“探索不断”指出面对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探索,积极实践;“舍我其谁”则肯定了贵阳贵阳孔学堂在弘扬民族文化,坚持“两创“方针的努力和贡献。
据悉,从2015年起,贵阳孔学堂每年将定期举办春、夏、秋、冬四季论辩大会,每期分别设置不同辩题,拟在每年1月、4月、7月、10月举办。今年秋季、冬季论辩大会的辩题分别为如何看待今天的“国学热”和儒学文化圈现代化与儒学“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