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田钰琳)“中国伦理思想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当前社会出现诸多伦理失范、道德缺失等问题警示我们学者,不能将中国伦理思想仅作为知识教学,更要结合时代特性,创造性转化为生活的实践。”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焦国成教授说。
中国伦理思想史暨中国特色道德体系学术研究会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6月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的中国伦理思想史暨中国特色道德体系学术研究会在贵阳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党校及研究机构的伦理学专家学者作交流发言。
“中国文化是中国伦理的根基和母体,中国伦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在中国人的生活和人生实践中,形成了中国伦理,伦理产生于生活,生活需要伦理的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肖群忠提出了“文化-道德观”,指出所有民众都是文化与伦理的创造者、参与者与实践者。
如何将道德伦理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内在需求、推动道德文化由理念到践行的飞跃?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吕锡琛指出,中国先贤在推行道德文化理念方面形成了多维立体的育德网络。她总结为,“人道与天道相感”、“劝喻与垂范并行”、“赏善与罚恶互补”、“动情与晓理相促”、“修德与养生紧联”五方面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目前社会大众迫切需要一个满意且行之有效的道德体系。”焦国成教授指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这样的体系必须立足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基本国情,选择走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并且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先进的思想体系和优良的道德原则规范体系,还应当理解为一种使先进的道德思想得以贯彻、使优良的道德原则规范得以实行的道德运行体系。”
据悉,此次论坛为期两天,专家学者们将从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内涵、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与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积极推动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和道德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