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余小雨)万物有相生相克,古琴有虚实相生。7月1日,贵阳贵阳孔学堂第二十一期古琴文化系列讲座在明伦堂举行,香港德愔琴社社长苏思棣应邀带来题为《虚实结合的古琴音乐》的讲座,现场分享了古琴弹奏的心得、技巧及经验,为听众带来了不一样的古琴文化体验。
苏思棣先生认为,古琴音乐具有能与人内心沟通的特质,且虚实相生的古琴音乐能够与人的内心产生共鸣,并现场示范了虚音与实音相间的古琴音乐,让观众感觉到美妙旋律的同时,还仿佛看到了他在与琴沟通的情景。苏思棣先生早年师从蔡德允女士,主修艺术,好古琴、箫、书画与昆曲,在古琴艺术方面见解独到。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随着现代工艺的进步,古琴琴弦根据制作材质不同分为“钢弦”与“丝弦”。苏思棣先生是忠实的“丝弦”使用者,“无论取音还是后续虚音,都有更多距离、速度及压力的变化。”他说,“丝弦”所发的琴音通透润亮,使得每个声音都能衍生出一个“宇宙”。
分享了古琴弹奏心得、技巧与经验后,苏思棣先生以虚实音律演奏了《良宵引》、《忆故人》和《渔樵问答》三首古琴曲,在虚实缥缈之间时而如在月色下,度良宵;时而像在怀古伤今;时而犹如在青山绿水间,悠然自得。“听了苏老师弹的《良宵引》,令人向往,《忆故人》,有一种远古忧愁,《渔樵问答》里边,我听见世外之人,在繁杂的城市里解脱出来的一种自信,非常受启发。”讲座结束后,听众谢先生如是感慨。
据了解,贵阳孔学堂古琴文化系列讲座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一期,吴钊、姚公白等国内知名古琴专家都曾应邀登上明伦堂开讲,为当今古琴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