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代新儒家与心学传统”第十二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贵阳贵阳孔学堂举行,会议由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武汉大学国学院与哲学学院、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台湾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鹅湖月刊社、台湾“中央大学”入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同时也是“当代新儒家贵州行”系列活动之一。会议汇聚160位来自美国、日本等不同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和其他省市的专家、学者,共收到论文130余篇。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成中英:儒学与阳明学关系密切
成中英认为,从孔子开始,中国的心学已经有一个发展的根源与基础,形成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的情怀与境界,合一精神是儒家实践道德的重要基础。从儒家心学的发展观点来看,朱子的贡献在对心的功能做了重新认识,在反思与体验的基础上,把心的功能重新综合、统一和深化,形成新的心性之学的基础,并名之为“中和新说”,以心统性情为要旨。
朱子统合天理与心性,以穷理不断体现天理,所体认的即是天理也是良知,把天理等同良知之所见所为,阳明强调知行合一是强调具体的实现,实现良知之至,实现心的本体的行,如此才能提升人性,体现天理。
当新儒家出现,熊十力作为新儒家开山祖师批评了唯识论并建立新唯识论,为当今研究知行合一开拓了视角。成中英说,所谓致良知,是在确定了心性之学的心的认知善恶的能力与信念,以及认识到心的本体为良知的重要观点。在传统儒学,心是主宰与认知的能力,心同时具有感知与理知(以理认知)的能力,感知自我,认知世界,实现价值的能力,实现自主与意志自由,不断修持和追求,对完美的人格的追求,也是对圣贤的追求,以及天人合一的追求。理想人格怎么实现在人身上,到宋明理学有新的开展。宋明理学强调人的心性的修持,强调对本体与世界的关照,这是朱子所表现的。对阳明而言,则表现为对心性之心的深刻感知,认识到良知实为心的本体,因而强调自我的本体存在与自性圆满,这是非常重要的,使人们逐渐了解到心的终极性存在的价值与作用。
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曾昭旭:人心是实现人性的存在基础
“当代新儒学的发展在反思前代学者的问题及其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应该更深入于分析的界定理性与良知、客体与主体之相对性与统一性。”曾昭旭认为,我们必须认识到儒家心学是一个追求生命充实与价值圆满的知行体系,有其历史与经验及反思的特性,实为深具体验与观察的整体体系。它有一个性情、意志、思虑、独立性极强的功能定位,虽不尽完美,但却可以作为再充实与再发展的基础。最主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人之心是实现人性之重要功能与存在基础,也是人性之本体的一部分,而必须面对生命现实、世界实体中的知识传统,掌握问题,提出新的认知与新的实行之道。
曾昭旭以《论实然世界与应然世界的辩证相即——兼论经典义理的创造性诠释》为题,将与道德生活相关的各种义理,以整体存在的观点,汇聚为全盘整体的义理模型;因而建立实然世界与应然世界两层,各有内外两面,且分别以或然、偶然,应然、必然标定其核心要义的理论框架。
曾昭旭引进西方知识之学的原理,以说明知识世界、体制运作对道德生活只有相对或然之保证,亦是对此理论框架的设计而言,极为重要的一环。
对于道德生活的下学上达,曾昭旭特别点出,人能在实然世界,自觉地摆脱对知识世界相对或然保守的依赖,而独自处于四无依傍、照体独立的状态,是上达的必要条件。道家修养之所以有益于道德生活的原因就是这个,所以儒道义理并不矛盾,而实际上是为道德创造的一体两面而已。
武汉大学国学院原院长、贵阳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主席郭齐勇:现当代新儒家体现时代精神
心学是儒学中的一种流派,基本看法不外于儒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立场和看法都是相同的,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相同的,在一定意义上,没有程朱理学,就没有陆王心学。
郭齐勇说,近代以来,心学的昌明是时代使然。心学不仅仅属于中国,也绝不仅仅属于古代,恰恰相反,作为东亚诸国共同的思想资源,心学在各国近代化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启蒙思想的酵母。这是因为,心学肯定的良知灵明具有个体性、感性的特征,有着自己决定自己的力量,冲破外在强制与束缚,展示了个体生命的跃动。相对而言,心学本身是自由活泼,积极主动的,极具创造性的。
现当代新儒家之心学思想家,以本心良知作为本体,本心良知本体的至善性、绝对性和普遍性,为人们的道德践履和成圣成贤的追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和根本保证。
郭齐勇详细探讨了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劢、贺麟、唐君毅、牟宗三、杜维明与心学的关系。“新心学”的“新”体现在:批判、扬弃、超越了传统心学,对心学的扬弃,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他们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特别是“新外王”的问题作出了回应;他们创造了具有心血特质的现代性的哲学本体论、形而上学。他说,儒学的价值理念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等仍具有生命力,在现代安顿着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灵。现当代新儒家坚信这一点,并加以护持、弘扬,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引申阅读:新儒家及其特点
新儒家是指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一批学者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1921年学衡社的成立及1922年学衡杂志的创刊,以纯学术的形式融化新知昌明中国文化的精粹,同时也引发了新儒家哲学思辨的兴起。新儒家之所以“新”,如方东美所说:“返宗儒家,融合中西哲学,以建立新儒学。”牟宗三说:“凡是愿意以平正的心怀,承认人类理性的价值,以抵抗一切非理性的东西(包括哲学思想、观念系统、主义学说、政经活动等),他就是儒家,就是新儒家。”
当代新儒家的共通点是,一方面致力对儒、释、道三家作出新的诠释及应用,另一方面把西方哲学思想融会在中国传统智慧之内,从而肯定中国传统哲学也可发展出民主与科学等现代思想。
当代新儒家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1921年至1949年,代表哲学家为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钱穆;1950年至1979年为第二代,代表哲学家为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第三代是1980年至今,代表哲学家有成中英、刘述先、杜维明、余英时等。“新儒家三圣”则是对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这三位上世纪新儒家大师的合称。
原标题:国际新儒家代表齐聚贵阳孔学堂专家学者共话——当代新儒家与心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