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土肥皂做成库车的名片。”买买提·亚合甫对记者如是说。当地的维吾尔族民众将土肥皂称为“吐哈齐苏甫”,意为“圆形肥皂”。早在1000多年前,库车土肥皂就已出现。土肥皂由榨油剩的油耙、活碱和盐等混合而成,由于有对皮肤无害、不腐蚀衣物、不导致衣物褪色等众多优点,受到当地民众喜爱。2008年,土肥皂制作工艺被列入阿克苏地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库车土肥皂的传承人,今年36岁的买买提·亚合甫告诉记者,其实他是“半路出家”。他说:“以前我在企业工作,出差时发现内地很多城市的文化产业做得非常好。我就想,库车有那么多传统文化产品,为什么不推广?”
在库车县,库车土肥皂的主要制作地在乌恰镇,以家庭作坊为主。买买提·亚合甫专门去那里学习制作技术,一学就是3年。学成之后,买买提·亚合甫自己开了个家庭作坊。他不仅沿用土肥皂制作工艺的精华部分,还对土肥皂进行了改良。
买买提·亚合甫说,库车土肥皂大多用来洗衣服,由于不含香精、起泡剂等添加剂,因此味道不太好闻。经过一番研究,“我改用羊尾巴油,加上蜂蜜等原料,味道有所改善,而且这些天然原料对皮肤很好,可以用来洗脸。”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买买提·亚合甫开始销售新产品。2015年,买买提·亚合甫专门为新产品注册了商标。2016年,为了扩大销路,买买提·亚合甫开了一家淘宝店。“订单来自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0多个订单,产品主要发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已经和土肥皂打了9年交道的买买提·亚合甫也有忧虑:“肥皂的使用周期长,卖货渠道又很有限,一个人分身乏术。”
为了能有更多的资金扩大推广力度,买买提·亚合甫又在当地企业找了一份工作。“做肥皂暂时成了副业,但我的兴趣还在这里。”
买买提·亚合甫说,除了经营方面,他更担心土肥皂的传承。“土肥皂的做法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很少有文字资料,我的师傅已经去世,师傅的子女也没有继承这门技艺。我很想用书面资料的形式系统整理出来,把这个文化名片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