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报名
  • 最新活动
  • 电子微券
  • 精彩专题
  • 报名须知
[报名须知]

报名方式:
1.微信报名:用户需要在微信搜索“贵阳孔学堂”,或手动输入微信号:gyconfucianism,添加并关注“贵阳孔学堂”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讲座报名”即可进入报名系统(适用于高校学生听课修学分及市民网络报名);
2.现场报名:市民可前往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推广部活动科进行现场报名【详细】

千年弦歌不绝:岳麓书院是如何做到的?

2018-05-18 05:05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者按

  中国书院,似可追溯到战国稷下学宫。通行的说法,也是起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绵延不断1000多年,7000多间书院遍布全国城乡。中国书院中国方式,民间教育自由发展,特别是有宋一代,民间书院与朝廷太学思想共和、百花齐放,形成中国一道灿烂辉煌的文化胜景。——中国的教育、学术、思想和礼仪等民族文化基本经脉,通过书院的方式得到了有效奠基和传承。

  书院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此,我们特别开辟“中国书院”专栏,特派记者深入现实和历史,就中国古代着名书院及其着名人物故事,进行深度的专题采访,以期把这段独具光辉、异彩纷呈的中国教育文化史,生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岳麓书院书斋亭台间的小路 黄沅玲/摄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路。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栻、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这是一位作家对岳麓书院的描写,在此原文引用。不是我偷懒,而是当朝圣者们不辞辛苦去寻找日本京都的哲学小道,或是德国海德堡的哲学家小路,却忘掉了中国这个盛产早熟哲学家的国度,也有这样的一条小路。它没有名字,但岳麓书院的名字,已经盛名千年。

  中国人总喜欢评各种“四大”,而且由于候选者甚多,往往互不相让。比如,“古代四大书院”就有多种说法,但将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的岳麓书院列为其一,大家应该没有意见。

  走在这座弦歌千年的学府,传统庭院式建筑掩映在青山之中。史书上那些声名赫赫的人物曾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而后独善其身或者兼济天下,从一个少年变成一个传奇。如今已成为湖南大学一部分的岳麓书院,大概是唯一延续了传统书院之名的大学二级学院。书院内依旧书声琅琅,同学少年三三两两从身边经过,有些东西,又似乎从来没有变过。

岳麓书院明伦堂教学区 黄沅玲/摄

  民间书院成为地方最高学府,首任山长不爱做官爱教书

  在近代历经战火,长沙市区保留的地面古迹并不多,岳麓书院幸为其中之一。

  暮春的岳麓山,林木苍翠,岳麓书院现在的主体建筑有头门、大门、二门、讲堂、教学斋、半学斋、湘水校经堂、明伦堂、百泉轩、御书楼、文昌阁、明伦堂、大成殿等。大门始建于宋代,现存大门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正上方悬挂宋真宗“岳麓书院”御匾,大门旁悬挂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介绍,这是一个流水对。相传清嘉庆年间,书院大修,完工后,学生们请山长袁名曜撰写对联。袁出了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意思是楚国(特指湖南)人才众多;众人苦思下联时,贡生张中阶脱口而出“于斯为盛”,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在书院尤其兴盛。

  这副对联正反映了岳麓书院千年以来人才辈出的盛况。宋朝的岳麓山曾流传民谣“道林三千众,书院一千徒”;南宋时,这里成为湖湘学派的学术基地,全国理学重镇;明末,把中国古典哲学推向高峰的王夫之曾在这里求学;清中期后,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杨昌济等,也都从岳麓书院的大门走出。

  北宋是中国书院制度的奠基时期,岳麓书院的故事也从这时开始。

  萌芽于唐末五代的民间书院,在北宋初年兴起了办学热潮。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把岳麓山上智璇等两位僧人兴办的一所学校雏形,扩建为书院,岳麓书院由此诞生。

  古代书院的院长被称为“山长”,这个名称也源于唐末五代,因为书院聘请的掌教之人,多是品学兼优、居山林而不做官的学人,加上书院也多依山而建,故名。岳麓书院见诸史料记载的第一位山长名叫周式,是一位着名学者,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正式上任。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朱汉民在《岳麓书院》一书中说:“岳麓书院一开办就受到官府的支持和帮助,而且后来历代重兴,也多由地方官员主持,是岳麓办学的一个特点。”

  当时的岳麓书院正赶上北宋最繁荣的阶段,学生有数百人。办学办得好,好到惊动了皇帝宋真宗,他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召见了周式,还任命他为国子监主簿,留在宫中讲学。但周式无心留在庙堂,坚持回岳麓执教。宋真宗也算爱才,不仅答应了他的请求,还赐了衣物鞍马、内府书籍,并书“岳麓书院”匾额。至今,岳麓书院内还存有明代石刻,即为宋真宗手迹。

  北宋后期,岳麓书院被纳入“潭州三学”,即当地的潭州州学、湘西书院、岳麓书院三所学校,三个等级,学生通过考试,逐级上下,而岳麓书院是最高级,实际上成为地方的最高学府。

  雍正年间,清政府从抑制转为扶持(实际上也是控制)书院,并由官方出资资助一些省会重点书院,岳麓书院再次成为湖南的“省城最高学府”。乾隆八年(1743),乾隆御书“道南正脉”,表彰书院传播理学之功。

  尽管与官家关系密切,但岳麓书院仍然保留了一定的独立性,尤其在学术方面。这种始终贯穿的学术自由的氛围,在南宋激荡出了回响。两位理学大师的相遇,一次影响深远的会讲,闪耀了那一片智慧的星空。

  朱张会讲,学术自由的群星闪耀时

  岳麓书院副院长李清良说,后世称宋代“程朱”理学,而事实上从二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去世,到朱熹(1130~1200)成长起来之间,学术界有一个空档期。这段时间内,理学造诣最高的是胡宏(1102~1161)。

  胡宏祖籍福建崇安,父亲胡安国是北宋末期着名的经学家,后迁居湖南。胡宏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后又师二程的弟子杨时和侯仲良,成为二程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整个中国理学界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也被后世认为是湖湘学派的奠基者之一。

  我们的主角——岳麓书院在南宋修复后的首任主教张栻(1133~1180)登场了。他是胡宏的弟子,学术的传承与人的承继,在此完美地接上了。湖湘学派是两宋之交理学最重要的学派,岳麓书院亦成为全国学术重镇。

  张栻与朱熹、吕祖谦(1137~1181)齐名,并称“东南三贤”,再加上一位陆九渊(1139~1193),他们年龄相仿,学识相当,主持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四大书院,一时风光无限,堪称南宋最豪华的朋友圈之一。

  如果岳麓书院是一部电影,乾道三年(1167),这部电影的第一幕高潮降临,两位大咖,张栻和朱熹相遇。这在当时也许只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讲,但余波千年不绝,开书院会讲之先河,比淳熙二年(1175)朱熹和陆九渊兄弟的鹅湖之会还早了8年。

  学术的自由,为岳麓书院的千年辉煌提供了可能。

  好,我们把镜头推到那一天,1167年9月8日,从福建崇安启程的朱熹抵达长沙。他在当时已经颇有名望,听说他要到岳麓书院讲学的通告,迷弟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探访时,也见到了位于书院头门南边的“饮马池”,脑补当年人山人海的盛况,如今大概只有流量明星的粉丝能够复制——朱熹和张栻,就是当年最耀眼的星!

  朱张讨论问题十分热烈,一度“三日夜而不能合”。讨论的焦点有“太极”“仁”“中和”“已发未发”“察识”与“涵养”的先后问题等。比如,湖湘学派主张“先察实后持养”——先认清人性中的善端、仁体的表现、宇宙生命的普遍真理,再去用功;而朱熹认为,要认清自己很难,要花费很多时间,这过程中就不用用功了吗?

  尽管观点有差异,但会讲的气氛是愉快的,双方求同存异。之后数年,朱熹的一些学术观点又发生变化,张栻的观点又接近于朱熹,可见他们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古代交通不便,车马都慢,见一面都不知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所以那段时间,朱熹和张栻几乎天天在一起,四处游览,互赠诗歌,在青山绿水间留下许多佳话。

  现在,从岳麓书院的园林到后山门,有一条长两百多米的游廊,廊中有二亭,一为“道中庸亭”,一为“极高明亭”,是为纪念朱张而建。应该在某一天,朱张二人也相伴走在穿梭于岳麓书院的一条小路上,讨论着某个哲学命题,而这条路,现在就在我们的脚下。也许,它就是我们中国着名的“哲学小径”?

  理学、心学兼收并蓄,有生命力的文化一定是开放包容的

  张栻不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书院的领导者。由他开始,岳麓书院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一是教学宗旨,他旗帜鲜明地反对仅为应付科举考试的教学,提出书院应该教育培养一种“传道济民”的人才;二是教学方法,从诵习词章到师生之间“问难论辩”,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三是机构功能,在教育之外增加了学术研究,不同学派的学术大师在此展开学术讨论(会讲),岳麓由此迅速成为闻名全国的学术基地。

  惺惺相惜,终有一别。朱熹再一次来到湖南,已是27年后的绍熙五年(1194),老朋友张栻已经去世十几年了,但书院还在。朱熹以荆湖南路转运使知潭州,着手振兴岳麓书院教育:给编制(聘请老师,增加学生名额)、给地(修建书院建筑,置学田50顷)。

  当然,朱熹对岳麓书院最大的贡献不仅是“金主爸爸”,影响更大的是,他颁布了《朱子学院教条》,使岳麓书院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学规。肖永明说:“朱熹反对当时官学中‘务记览,为辞章,钓声名,取利禄’的流弊,想在书院中树立一种新的学风。”

  朱熹所定的学规,提出“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准绳,其中包含着着重人格教育,提倡言行一致、道德自律等原则,反映了理学的传统学风。朱熹把“学、问、思、辨、行”定为“为学之序”,书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独立思考、知行统一,这在今天看来仍然不过时。

  李清良说,湖湘学派有个传统,坚持“道兼体用”:一方面注重“体”,要求为学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不至于沦为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另一方面又注重“用”,重视在实践中体现“本体”,所以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同时,湖湘学派还强调“道为全体”,即方方面面都要做得好,特别注意吸纳各种思想。

  因此,尽管理学根基深厚,但岳麓书院并没有关起门来办学,而是以空前开放的姿态接纳各家学说。在书院历代的“客座教授”名单上,理学、心学大师群星闪耀。

  明正德二年(1507),王阳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12月从北京启程,次年春,道经长沙,来到岳麓书院。当他踏上书院的小路,朱张旧事已经相去数百年,但哲学的光芒和这条小路一样,不随事迁。

  此后近百年,王门后学徐爱、季本、邹守益、罗洪先、王乔龄、罗汝芳、张元忭、邹元标等,相继到此讲学,漫步于中国着名的“哲学小径”。

  清代,一些从事诂经考史的经学家主持书院,力矫科举应试之弊。乾隆年间经学家王文清在岳麓书院,就颇注重培养学生“通晓时务物理”的务实学风。

  道光年间,全国书院科举之风盛行,很多书院已经沦为八股文培训班。经学家阮元(1764~1849)的弟子、时任湖广总督兼湖南巡抚的吴荣光(1773~1843)不满此风,在岳麓书院设置了湘水校经堂,致力于培养通经史、识时务的经世致用之才。郭嵩焘、左宗棠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清良说,大师纷至,但岳麓书院并不“跟风追星”,对每一种学说的吸收都以自己为基础,基本原则是“补我之缺”。

  以心学为例,心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人的主动性,如果走向极端就会妄自尊大,过于简易而忽略了实在功夫。岳麓书院得益于根深蒂固的朱张传统,始终没有那种浮诞不逞、空谈良知的习性,保留了重践履、务实学的传统。

  这种开放的传统延续到今日,仍然回响不绝。

  2017年,岳麓书院成立海外学术交流中心,与众多在汉学研究、东亚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国外一流高校,如剑桥、哈佛、京都等,建立了实质性联系,互派师生、交流人才与学术。

  “回顾岳麓书院的发展历程,我深刻地感觉到,我们是传统的,也是国际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从来不是固守的,而是开放包容的。我们不会独霸,也不害怕失去自己的地位,在世界学术之林中永远拥有自己的位置。”李清良说。

  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从传统书院改制现代大学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社会急剧变革的近现代,书院亦莫能外。清末,千年书院也面临着学制的重大改革。从1903~1926年的短短20多年里,发生了从岳麓书院——湖南高等学堂——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湖南大学的变化,完成了从传统书院到现代大学的学制变革。

  岳麓书院副研究馆员谢丰介绍,最初,岳麓书院只是对一些课程设置进行改变。光绪年间,山长王先谦将教学内容分为“经义”“治事”两门,增加算学、译学两门“西学”,还在每月的院考中废除八股文的内容。王先谦还购买宣传“新学”的《时务报》发给学生读。

  不过,受制于时代,王先谦的改革立足点依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反对对书院制度作根本性变革,而是试图在书院之外增设学堂以传授西学。

  随着维新运动在湖南的兴起,王先谦与维新派的谭嗣同、熊希龄等一道,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创办了湖南第一所新式学堂——时务学堂。梁启超也在这一年11月抵达长沙,拟定了《时务学堂学约十章》。时务学堂在维新派的主持下强调融会中西,将学习《春秋公羊传》《孟子》与西方的民权思想相结合。戊戌变法失败后,时务学堂被迫停办,随后改为求实书院。

  然而,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动,教育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下诏全国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新到任的湖南巡抚赵尔巽将岳麓书院改为学堂,并将由时务学堂改制的高等学堂迁入,合并为湖南高等学堂,课程有经学、史学、国文、舆地、算学、物理、化学、生理、英文、体操等。

  至此,延续千年的岳麓书院,从书院发展成为一所近代高等学堂,开始了近代教育的新阶段。此后又历经多次变革,终于在1926年,于岳麓书院旧址成立省立湖南大学,1937年改为国立。1950年,毛泽东手书“湖南大学”匾额,新的时代又开始了。

  清末,各级书院都改制为西式学堂,当代的一些大学、中学、小学就是由书院改制而来,但能保留书院名称并承担原有功能的极为罕见,很多只留下了几间屋舍,成为名胜古迹供人凭吊。而岳麓书院既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又是湖南大学的史哲学院,继续承担教学科研功能。

  究其原因,李清良认为,一般的传统书院在清末改制后,往往只成为小学堂或中学堂,但地处省会的岳麓书院由于历来注意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思想创新并重,不仅是湖湘地区的最高学府,更是湖湘文化的中心和象征,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湖南省高等大学堂,并最终在民国时期发展为湖南大学。此后的湖南大学虽然不断扩展,但始终以岳麓书院的原有空间规模为基础,并且始终以继承和弘扬岳麓书院的千年传统为职志。

  曾在1932年、1940年、1944年3次任湖南大学校长的胡庶华,在其撰写的《湖南大学校歌》中明确表示“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既要求承继岳麓书院千年办学的传统,又要求学习欧美的文化教育所长。

  2009年,岳麓书院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肖永明在《书院传统与当代大学教育》一书中介绍:学业导师由教师担任,全面负责学生的成长辅导,包括思想道德和学业,保证每两周必须有两个小时见面时间;生活导师由品学皆优的博士生、硕士生担任,每位导师指导三四名本科生,交流的形式相当灵活,可以走进学生宿舍,也可以与学生一起读书、远足,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班级导师由教师担任,负责一个班级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学术兴趣小组导师由教师担任,引导一些学有余力、好学深思的本科生亲近和了解学术,引导他们走上学术研究之路。

  师生之间的密切关系,依稀可见当年教学相长的盛况。因为亲近导师,许多学生的人生道路也由此改变。岳麓书院的新生常常会听说一位学长的故事:他大一进校时,人生计划是考公务员,经过一年在书院的学习生活,大二时的目标改为要做学术研究,现在,他在复旦大学硕博连读,成为一名优秀青年学者。

  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德佑元年(1275)9月,元右丞阿里海牙兵围潭州,湖南安抚使李芾率军民固守数月,弹尽粮绝。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岳麓师生荷戈登城,绝大多数都在守城战斗中牺牲,被后人誉为“南轩先生(张栻字敬夫,号南轩——记者注)岳麓之教,身后不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岳麓书院旧址上成立的湖南大学为日军空袭,不得不迁址辰溪,但仍坚持办学,并有一批学生投笔从戎,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1945年9月15日,长衡地区侵华日军投降仪式在湖南大学举行,岳麓师生见证山河重圆。

  一代一代的岳麓师生,用生命证明了千年弦歌不绝,楚材于斯为盛。清代岳麓书院的一位山长旷敏本(1699~1782)写过一副对联: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这副对联原联被日机炸毁,此为后人补书,为学子士人提供了一种人生态度和文化担当。登赫曦台上,看风云变幻,岳麓书院的故事,还要继续讲下去。

  岳麓书院大事记

  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在岳麓山购书办学,形成学校雏形

  北宋开宝六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将学校扩建为书院,岳麓书院诞生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周式任山长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召见周式,赐手书“岳麓书院”

  北宋后期:成为地方最高学府

  南宋乾道元年(1165):湖南安抚使刘珙修复岳麓书院,张栻主持书院

  南宋乾道三年(1167):朱张会讲

  南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着手振兴岳麓书院教育

  南宋淳佑六年(1264):宋理宗赐御书“岳麓书院”,再次出现办学热潮

  南宋德佑元年(1275):元右丞阿里海牙兵围潭州,岳麓师生荷戈登城,绝大多数在守城战斗中壮烈牺牲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潭州学正刘必大主持重建,恢复宋代旧观

  元延佑元年(1314):再次重修,规制宏整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毁于战火

  明弘治九年(1496):长沙府通判陈钢、长沙府同知杨茂元重修岳麓书院,结束百年荒鞠

  明正德二年(1507):长沙府守道吴世忠对岳麓书院进行大规模改向扩建,奠定基本格局

  明嘉靖元年(1522)以来:全国书院进入发展高潮,岳麓书院得到进一步完善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巡抚丁思孔进行大规模重建,翌年康熙御书“学达性天”,并十三经、二十一史、经书讲义送至书院

  清乾隆九年(1744):乾隆御书“道南正脉”送至书院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湖南巡抚赵尔巽推进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

  1912年:迁入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改名湖南高等师范学校

  1916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迁入岳麓书院

  1926年:在岳麓书院旧址上成立省立湖南大学

  1937年:湖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先后有省立克强学院、国立师范学院、私立民国大学等学校并入湖南大学

  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撤销湖南大学

  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

  1978年:湖南大学被列为全国重点院校之一

  1984年4月:成立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

  1986年9月:岳麓书院恢复办学,招收第一批历史专业学生

  1988年1月:岳麓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获得中国思想史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9月:获得专门史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中国哲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4年3月:恢复“岳麓书院”机构,取代原“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

  2005年4月:面向高校师生的岳麓书院明伦堂讲会开讲

  2009年8月:首招本科生,实行书院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

  2012年6月:中国书院博物馆开馆

  2013年3月:成立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

作者:蒋肖斌

编辑:余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