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魂断团圆后,神移笑语前。春光芳草碧,莺啭艳阳天。”这是我国着名文学家、戏剧家老舍盛赞莆仙戏的诗篇。
莆仙戏是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的古老剧种,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今,在福建莆田,莆仙戏演出仍然非常活跃。据统计,莆田目前共有120多家莆仙戏院团,3500多名演职人员,院团年演出量8万多场次,吸引观众3000多万人次。在很多地方戏面临生存困境的当下,莆仙戏这一古老剧种何以能够传承发展,生生不息?
日前,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省文联、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周长赋剧作研讨会和中国剧协关于民间职业剧团发展状况调研座谈会相继在福建莆田召开。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以周长赋为代表的福建当代剧作家的创作特点,总结剧作家的创作经验,梳理莆仙戏的发展脉络,为莆仙戏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出谋划策。
南戏遗响
莆仙戏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形态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福建莆田),用兴化方言演唱,故原名“兴化戏”,1952年更名为莆仙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行当承袭南戏规制,其生、旦、靓妆(净)、末、丑、贴、外等七个行当,素有“奇、古、特”之美誉。黄文狄编撰的《莆仙戏传统科介》详细记录七个行当图解1100多幅,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赞扬此书“记述精详,附有各种图解,尤能说明传统技术特点”,并题词:“莆仙科介,传统芬芳。有图有解,新见发扬。”
莆仙戏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民间歌谣俚歌、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的原始形态,素有“南戏遗响”之美誉。
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音乐曲牌1000多支,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说,锣鼓经400多套。
新鲜血液
20世纪60年代,由莆田剧作家整理改编自传统剧目的莆仙戏《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誉满天下,被全国上百个剧团移植排演。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郑怀兴、周长赋、王顺镇、姚清水等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剧作家。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优秀剧目,特别是新编历史剧,在福建乃至全国都独树一帜,被专家称为闵派戏剧。其中,郑怀兴创作的《新亭泪》《鸭子丑小传》、周长赋的《秋风辞》《江上行》、王顺镇的《魂断燕山》等都获得过全国性奖项。
据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吴新斌介绍,此次召开的周长赋剧作研讨会是福建省文联、省戏剧家协会实施“当代福建戏剧名家名作推广工程”的系列项目之一,对于梳理戏剧创作与舞台演出的关系、探寻戏剧编剧人才的成长之路、推动新时代福建戏剧繁荣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周长赋是莆田人,20世纪80年代开始剧本创作,以一出莆仙戏《秋风辞》一鸣惊人,此后陆续创作出莆仙戏《风雪潼关》《江上行》《大唐梅妃》《踏伞行》等,同时涉足话剧、昆曲和京剧创作领域,作品亦屡获殊荣。
回顾自己30余年的创作历程,周长赋说:“古老的莆仙戏滋养我,并成就了我与戏剧创作结缘。我希望借助戏剧表达我对社会、对人的认知,对文化、对美的理解,达到与社会交流的目的。”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高度赞誉周长赋的创作。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廖奔表示,自己编剧,一直以《秋风辞》为教材,他透露:“上个星期,我刚重温《秋风辞》,为了学习里面的编剧技巧。”
“莆田为何如此盛产戏曲作家?因为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生活传统。比如,直到今天,科介不叫舞台提示,仍然顽固地叫科介。”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感慨地说,我们应当重新认识戏曲经典的价值,不能数典忘祖。当代莆田出了一大批剧作家,周长赋是当下最具代表性的大家之一,其新作《踏伞行》既彰显了戏曲艺术本身的魅力,又具有莆仙戏独特的艺术风格。
遍地开花
莆田独特的历史文化孕育滋养了莆仙戏,千年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直到今天,民间看戏的需求依然旺盛,这为莆仙戏民间职业剧团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莆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晶洁介绍说,近年来,莆田市大力实施莆仙戏振兴工程,坚持专业与民间双轨并行的政策,出台了《关于莆仙戏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了莆田市莆仙戏传承保护中心,从莆仙戏抢救保护和理论研究、优秀作品创作生产、院团发展、人才培养、传播普及和推广、资金扶持、组织保障等7个方面着力提升莆仙戏传承保护和发展水平。
刘晶洁同时也指出,莆仙戏民间职业剧团由于自身的草根属性,队伍参差不齐,剧团人才的艺术素养需要提升,剧目内容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力争做到雅俗共赏。
当天参加调研座谈会的民间剧团团长们一致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民间剧团的扶持力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希望能够为民间剧团的人才提供一些学习培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