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视域】
6月9日为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赤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会在京举行。“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世界遗产”“申遗成功只是开始”“要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会上,业界权威专家就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贡献了真知灼见。
目前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现状如何?如何让文化和自然遗产走进百姓生活?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
展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红色的峭壁断岩逶迤绵延,大小不一的瀑布点缀山间,碧绿的赤水河蜿蜒流淌,层层叠叠的翠竹随风摇曳……走进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所在地之一的贵州省赤水市,“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山岩在蓝天、绿树的掩映下显得壮丽奇特。
“丹霞地貌主要由厚层红色砂岩和砾岩在侵蚀作用下形成。赤水这块‘金字’招牌不仅是赤水人民的,也是世界人民的,我们首要的责任就是保护好它。”赤水市市长谭海说。
目前国际上对于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还没有统一标准,但赤水人对于遗产地的保护,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精细”。
谭海介绍,近年来,赤水市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原则,把保护和利用好自然遗产作为第一政治责任,划定了生态功能保护、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三条“红线”,建立生态建设、环境损害追究、公众参与三项机制,在遗产地管理、保护、利用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既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又关乎着地球生态安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张建龙介绍,目前,全国已拥有52项世界遗产。其中,自然遗产12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总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有效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既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就业增收,还为全球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指出,我国自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我国有52项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二,成为展示美丽中国、文化强国的亮丽名片。
除了自然遗产,在“文化和遗产日”上,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活动;国家图书馆举办“非遗讲座月”活动;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开展了“把遗产交给未来·良辰美景2018非遗演出季”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各地组织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达到3700多项,远超去年的活动规模。
通过特色展示活动,人们发现,文化遗产距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自觉参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用制度守护珍贵世界遗产
2017年7月7日,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9日举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裴伯庸为青海可可西里颁发了世界遗产证书。“申遗成功只是开始,不是目的,更好保护才是初衷。”青海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布周说。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着名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曾经如是说。
一个民族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代表着这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保护和传承自然和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
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一次次单项行动,更需要不因人事更迭而变易、能管长远能保长效的制度建设。
这就是机制、法制的力量。
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建立了中央、地方和遗产地三级管理机构和队伍,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规划、建设、管护、监测、执法等综合管理体系。
为从制度上保护好自然遗产,2016年10月1日,青海省制定实施了《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明确了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规划以及保护利用和管理等内容,通过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全面提高了对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中央层面看,中央机构调整后,把与自然资源有关的森林、草原、湿地和地质公园等自然遗产和自然景观进行整合,由过去多部门分散管理状态转而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管理,对保护与开发自然资源和自然遗产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积极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说。
用制度保护世界遗产,各地的创新依然在路上。
贵州省副省长吴强介绍,贵州的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申遗成功后,贵州省投入专项保护资金,制定专项保护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行严格统一管理,有效保护了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丹霞等地质遗迹,保护了山体、森林、瀑布等优美的自然景观,保护了荔波、赤水、施秉等独特的生态系统。
张建龙表示,要继续通过林业和草原工程、项目和资金,加大对遗产地生态保护修复的支持力度。各遗产地要坚持遗产公益属性,杜绝盲目利用和过度开发,防止资源退化和生态破坏。目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在开展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各遗产地将认真检查,摸清底数,找准问题,认真整改。
积极引导公众和社会参与保护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西省定南县文化博物馆邀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儿童吉祥花帽制作技术传承人到该县学校,为学生们讲解客家儿童吉祥花帽的艺术语言、吉祥含义、制作特点等知识,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为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到来,定南先后举办了非遗知识宣传、非遗项目专题片电视展播、非遗文化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景点等系列宣传展示活动。
在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童宾广场,陶瓷稻草包装、陶瓷印章雕刻、手工竹编、根雕、剪纸、茶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驻足,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让严格保护、永续传承的遗产理念落地生根,离不开制度,更离不开公众和社会的参与。
“我们要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自觉引导社会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资源保护和永续传承,依托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等世界自然遗产品牌发展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吴强说。
为了让公众更加关注文化遗产保护,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向公众开放了正在发掘的巫溪宁厂盐业遗址考古工地。巫溪宁厂古镇有千年历史,是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宁厂盐业遗址也是后续三峡大遗址保护项目。9日的活动包括发掘工地现场观摩、考古调查分析以及宁厂古法制盐工艺的讲解,吸引了近百名群众参与。
9日,故宫文物医院迎来首批40名预约观众,这是故宫文物医院首次开放。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现场为观众进行了文物修复方面的知识讲解。他说,希望观众了解文物修复的科学性,体会到文物修复工作者崇尚的“工匠精神”。
“为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保护世界遗产,各地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区内与区外的关系,争取在各方面加大对遗产地及周边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减轻经济发展对遗产地资源的依赖程度。”张建龙认为,要坚持科学合理利用,建立多方合作共赢机制,使遗产地和周边社区群众获得更多利益,增强他们保护的自觉性。
“自然属于人类,人类要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发展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刘嘉麒说,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工作者,要加强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把保护、开发自然遗产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