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我国首个国际性的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在福建平潭举行揭牌仪式。
早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平潭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在这里发现的距今6500至5500年的壳丘头遗址是福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着名的考古学家张光直认为稍晚的台湾西海岸的大坌坑文化的来源要追溯至此,两者相似的文化面貌说明其同为南岛语族最早的源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合成立的“国际南岛语族考古基地”就位于平潭的平原镇上攀村,西南距壳丘头遗址不足一公里,它将依托壳丘头遗址聚落群,立足中国东南沿海史前文化,尤其是台湾海峡两岸史前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打造一个国内外南岛语族研究成果交流发布的学术平台。
国际学术界所指的南岛语族是一群说着同属南岛语系的1000多种语言的庞大族群,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族群,人口约2.7亿,分布范围极广,东到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西到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北到今天的夏威夷和台湾,南到新西兰。也就是说,新西兰北岛上的毛利土着和夏威夷沙滩上跳着草裙舞的美丽姑娘看似毫无关联,实际上却有着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故乡。随着考古资料的丰富和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南岛语族的主体文化可能发源于大陆东南沿海。正如社科院考古所副所长朱岩石所说,南岛语族的起源与传播是语言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民族学家都关心的国际前沿课题,而我们在东南沿海的史前考古工作并不均衡,急需加强,相信这个基地的建立会使包括考古学家在内的更多学者致力于推动“南岛语族考古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