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圆融的礼乐之道
明朝大儒王阳明先生的诗《碧霞池夜坐》,这首诗中,其中有一句是“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可以这样说,通过含有“礼乐”二字的这两句诗,让我们很清楚得看到阳明先生作为大儒的底色,也就是说他是要在人间作一番大事业。
无论是体会阳明先生这首诗,还是通过论语的文本来理解。我们发现,礼乐这两个字的内涵,对于在人世间修炼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在这里我们会结合在事业中修行的角度,来看礼乐。为了便于大家把握礼乐的内在精神和价值,我们分为以下两个角度来探讨一下礼和乐。首先是教育的角度,其次是礼乐和做事业的关系
在正式探讨之前,我们来讲一讲孔子对于礼乐的态度。我们来看《论语》第十一篇先进篇的第1章,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在这里,很清晰得表达自己对于礼乐,也就是人类文化的态度。
讲了孔子对于礼乐的态度之后,我们来讲从第一个角度——教育的角度谈谈礼乐。中国儒家的教育法,讲究的是礼乐并重。我们之前也讲到,《论语》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确实是孔子高明的教育法。
那什么是礼教呢,“恭俭庄敬,礼教也。”历代成大事的人,如曾国藩,都特别讲究恭俭庄敬的内在精神。《庸庵笔记》这本书中,记载过一个曾国藩怎么用恭俭庄敬来教育李鸿章的故事。
真正的乐由内心产生,学习宜在最佳时节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讲的是真正的乐由内心产生,礼在外在外表有所体现。那么“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和“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又作何解释呢?
说道礼乐,真正要能烂熟于心,除了理论上的阐述,更需要一些实践上的操作,而无论是理论的理解,还是实践上的操作,归结到一起,就和学习有关。《论语第一篇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但又有几人能真正解读并领会其中的深意呢?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和“习”。我们先倒过来讲,先讲“习”。习这个字原意是雏鸟最细嫩的毫毛,刚长出来的绒毛的最嫩的顶端。“习”的繁体字“习”,从字形上不难看出字形的演变,“习”这个字就像小鸟扇动翅膀不断操练的过程。老鸟教小鸟如何捕食、如何飞行,小鸟跟着老鸟学习的动作过程叫做“习”。
讲了“习”这个字的本意,我们再来说“时”。我们借助现代的心理学来解释时间的时这个字的深意。在认知理论和学习理论中,都讲到学习和敏感期有关。其实呢,敏感期就是指“时节”,也就是“学而时习之”时的内涵。比如说儿童三岁开始对空间敏感,五岁开始对性别敏感,五岁到七岁也开始对图画、图形、数位敏感,在关键期如果不对儿童进行相应的练习,等他长大了再去学,已经过了最佳“时节”。在儿童需要的时候就教给他,他的学习过程最顺利,他自己也是最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