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星青年按】“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今天,我们迎来了冬季第二个节气——小雪。小雪时节,望文生义,表示降雪开始的时间和程度。民间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涨,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
近日,全国普遍降温。让人不禁感叹:冬天,你真的来了!
一、小雪节气,雨雪纷飞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二、诗意·小雪
洁白淡雅的雪有着很强的文学意韵,常是诗人吟咏的对象。
从诗三百到汉乐府,再到唐诗宋词;从陶渊明到李白、白居易,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所有为人津津乐道的诗词,无不和雪缠绵缱绻,情深意长。不妨请跟随小编一起感受雪日里的诗情画意。

小雪诗情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魏晋·陶渊明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小雪》
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初冬》
宋·陆游
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暮年自适何妨退,短景无营亦自长。
况有小儿同此趣,一窗相对弄朱黄。

小雪词韵
《清平乐》
唐·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菩萨蛮》
宋·张孝祥
玉龙细点三更月,庭花影下余残雪。寒色到书帏,有人清梦迷。墙西歌吹好,烛暖香闺小。多病怯杯觞,不禁冬夜长。
《忆王孙·冬词》
宋·李重元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三、小雪·习俗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享受美食。南京一些地方也有小雪腌咸菜的传统。
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清人着作《真州竹枝词引》中记载:“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蓄以御冬。”
十月朝,糍粑禄禄烧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刨汤肉,美味迎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