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北宋的司马光与王安石是一对“死对头”,政见相反,一个是保守派的领袖,反对熙宁变法;一个是变法派的领袖,主持熙宁新政。不过,俩人也是朋友,朝堂之下,也能以礼相待。
更有意思的是,司马光与王安石的私人生活与性格,却非常相似。彼此见到对方,就如照镜子一样。
他们都是私生活十分俭朴的人,宋人邵伯温说,“荆公(王安石)官浸显,俸禄入门,任诸弟取去尽不问。温公(司马光)通判太原时,月给酒馈待宾客外,辄不请。”只不过王安石不修边幅,天性不会享受生活;而司马光则是有意识地过着朴实的生活,严格要求自己。
他们都是终身不纳妾的士大夫,难得他们的夫人也一样,都给丈夫买了小妾,但都给丈夫送走了。王安石送走小妾的事迹,载于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荆公见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执事左右。’安石曰:‘汝谁氏?’曰:‘妾之夫为军大将,部米运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公愀然曰:‘夫人用钱几何得汝?’曰:‘九十万。’公呼其夫,令为夫妇如初,尽以钱赐之。”
司马光送走小妾的事迹,亦见《邵氏闻见录》:“司马温公从庞颖公辟为太原府通判,尚未有子。颖公夫人言之,为买一妾,公殊不顾。夫人疑有所忌也,一日教其妾:‘俟我出,汝自装饰至书院中。’冀公一顾也。妾如其言,公讶曰:‘夫人出,汝安得至此?’亟遣之”。“公(司马光)无子,以族人之子康为嗣。”
所以邵伯温说,“荆公、温公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皆同。”
他们也都不喜欢乘坐轿子,认为乘坐轿子乃是以人代畜,不人道。《朱子语类》载,“南渡以前,士大夫皆不甚用轿,如王荆公(王安石)、伊川(程颐)皆云,‘不以人代畜’。朝士皆乘马。或有老病,朝廷赐令乘轿,犹力辞后受。”《邵氏闻见录》则载,“司马温公为西京留台,每出,乘马,或不张盖,自持扇障日。程伊川谓曰:‘公出无从骑,市人或不识,有未便者。’公曰:‘某惟求人不识耳。’王荆公辞相位,惟乘驴。或劝其令人肩舆,公正色曰:‘自古王公虽不道,未尝敢以人代畜也。’”
所以邵伯温很感慨:“呜呼!二公之贤多同,至议新法不合绝交,惜哉!”
他们的性格同样执拗,都是牛脾气,决意要做的事情,九条牛都拉不回。王安石推行新法,一意孤行,完全听不得同僚的反对意见,人称“拗相公”;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上台后废尽新法,也是一意孤行,被苏轼起了一个外号:“司马牛”。
真是一对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