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报名
  • 最新活动
  • 电子微券
  • 精彩专题
  • 报名须知
[报名须知]

报名方式:
1.微信报名:用户需要在微信搜索“贵阳孔学堂”,或手动输入微信号:gyconfucianism,添加并关注“贵阳孔学堂”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讲座报名”即可进入报名系统(适用于高校学生听课修学分及市民网络报名);
2.现场报名:市民可前往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推广部活动科进行现场报名【详细】

冷门才有挖掘价值:奇葩皇家画谱里的古代海洋文化

2018-01-05 02:25 来源:广州日报
《海错图笔记·贰》张辰亮着 中信出版社

  2016年,一本《海错图笔记》一经面市,不仅上了多家最受欢迎图书榜还收获了诸多好评,幽默又不失严谨的科学考证风格受到大批读者的喜爱。2017年岁末《海错图笔记》的第二本来了。近日,专注科学传播的“博物达人”,微博750万粉丝心中的“什么都知道”的昆虫学硕士、《博物》杂志编辑、官方微博账号运营者张辰亮(博物小亮),携新书《海错图笔记·贰》做客广州西西弗书店,举办了新书分享会。

  什么是《海错图》?

  海错图?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其实,不怪。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

  此书在雍正年间被太监苏培盛带入宫中,雍正、乾隆、嘉庆、宣统等清代皇帝都很喜爱这部图谱。现1~3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4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但时代所限,书中也有很多不靠谱之处,比如有些动物聂璜未曾亲见,仅根据别人描述绘制的外形,这就会有很大的失真。

资料图

  说到张辰亮跟《海错图》的缘分还要从小时候说起。“我小时候去故宫的时候,曾经见过《海错图》的实物,觉得它的画风和题材在中国的绘画里非常独特。”2014年,北京故宫出版了《海错图》前三册,张辰亮买了一本。2015年,他开始考证书中的生物,并在2016年出版了初步的成果:《海错图笔记》第一册。这本书收录了他对《海错图》中34幅画作的考证。在《海错图笔记》第一册的序里小亮说,解读海错图是一项长期工程。他会继续这项工程的,这不,一年之后,喜得爱女的他忙里偷闲把第二册也写完了。

  让读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从书的封面来看,第二册做了一些改变:文章篇幅更大、内容更丰富详尽;增加了古代日本、欧洲的博物学手绘及对比;减少了现代照片的比例,换之以定制手绘画;使全书风格更富古韵;有多篇从未发表的文章。

  张辰亮说:“在写第一册时,我还保留着杂志编辑的习惯,字数一过2000,我就开始慌,生怕字多了读者看着烦,于是文章篇幅普遍较小。但书出版后,发现大部分读者反而对我字数较多的那几篇更感兴趣。于是在第二册里,我就写了不少3000~5000字的文章,希望大家看得更过瘾。”

  第一册里有不少图片出自张辰亮自己之手,构图和质量被不少网友欢快吐槽过。这次,张辰亮减少了照片的比例,增加了许多古代博物学手绘。古代绘画也比照片更符合本书的风格。“这次我增加了许多自己的考证过程。一来我本人就是个考据癖;二来我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发现,很多文章在考据海洋生物时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纰漏,我列出了我自己的考据过程,供读者参考,让大家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对话张辰亮

  冷门才有被挖掘的价值

  广州日报:这是本比较冷门的书,您为何对它有兴趣呢?

  张辰亮:冷门才有被挖掘的价值。它的背后有很多中国的海洋生物、海洋文化。因为中国的海洋文化,包括我们古人跟海洋生物的关系,是很少有记载的,但是它又是很好玩的。我们对自己的海洋生物不是很了解,这本书就是一个了解的契机。

  广州日报:您被网友称为“博物君”,说没有您不懂的,您认为自己知识短板在哪里?

  张辰亮:大家叫我博物君是因为我管理的账号叫博物杂志,所以就被顺理成章地叫博物君了。我的长项就是中国的一些动植物,外国的一些动植物就不擅长了。还有一些文化上的问题,也不是特别懂。不懂的太多了,这都是要慢慢学的。

  广州日报:您怎么看待聂璜这个人?

  张辰亮:聂璜这个人,虽然我在《海错图笔记》里经常地吐槽他。一会儿说他不识数,一会儿说他眼神不好……但其实,那都是以现代的角度来看的。我觉得他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做成这么一本巨着,非常不容易。因为当时的社会并不支持这样的研究。当时人们都在读《四书五经》,这些海洋生物,很少有人去研究它。而且当时也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研究。聂璜自己趟出来的一条路,很接近我们今天的研究方法。他会记录下动物的形态特征。比如它写梭子蟹,他就说两个眼睛之间有四个刺。今天你观察真正的梭子蟹,会发现和他的描述是一样的,这其实就是科学的动物分类学的形态描述。另外,他也记载了很多动物的传说。有些他自己并不相信,就去问当地人。通过这种解读,你就能看到一些传说背后的一些合理性和科学道理,这是很珍贵的。他还能够照着实物写生的,这对于科学描述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广州日报:您认为一本好的科普书必备的要素是什么?

  张辰亮:一本好的科普书首先要保证它的知识是准确的。这是最基础的;其次是选题,尽量让大家一看这个题材就觉得好玩儿、想看。或者能够触动他们的兴趣点,或者能解答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语言要尽量通俗,但不能刻意地通俗。刻意的笑料让人感觉生硬。要文字顺畅,让大家看不到任何学术障碍。

  广州日报:接下来,还会继续解读《海错图笔记》吗?

  张辰亮:海错图的第三册现在已经开始在写了,想把海错图这个题材先写完。别的书呢,其实一直想写一个关于昆虫的书,因为我自己是昆虫学专业的,但是具体怎么写还没想好。

作者:孙珺

编辑:余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