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报名
  • 最新活动
  • 电子微券
  • 精彩专题
  • 报名须知
[报名须知]

报名方式:
1.微信报名:用户需要在微信搜索“贵阳孔学堂”,或手动输入微信号:gyconfucianism,添加并关注“贵阳孔学堂”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讲座报名”即可进入报名系统(适用于高校学生听课修学分及市民网络报名);
2.现场报名:市民可前往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推广部活动科进行现场报名【详细】

【两会访谈】省政协委员王明亮:美丽乡村建设需重视文化传承

2018-01-30 11:03 来源:“文明贵州”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近日,为期五天半的贵州省“两会”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省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齐聚一堂,为贵州未来建设发展建言支招,贵州文明网记者就美丽乡村建设相关问题对省政协委员王明亮进行了专访。

  “随着近几年贵州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乡村在基础设施、文化建设及农村生产方式都得到很大的转变,但随着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不够,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突出现代化元素,更应该深度挖掘乡村本土文化提升内涵和品质,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贵州省政协委员王明亮在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贵州省政协委员王明亮

  在贵州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民族村寨是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乡土民俗、农林产业等多元资源的综合体,具有极高的休闲体验价值,由于缺乏对村寨的生态、遗产、田园、水系、山林、民俗等深度的解读和精致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价值的降低和资源浪费。为了生计,村寨中的青壮年大多到外地打工,大量的田土抛荒,掌握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的人越来越少,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美丽乡村与文化元素充分融合是提升品位、激发潜力、创出特色的不竭源泉。王明亮委员提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传承要建立三个机制相融合。

  建立科学规划论证机制

  一个乡村的规划建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做设计做规划、项目评审时,要充分吸纳原住村民,寨老、当地文化传承人、对当地文化有研究的人参与规划团队,多听取群众和文化、旅游部门的意见,充分挖掘当地的山景、地景、水景等自然文化、挖掘生活、生产等活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展示文化底蕴和原生态元素,切实做出符合当地历史风貌,文化传统的规划设计。

政协委员王明亮接受多彩贵州网记者采访

  建立保护的长效机制

  一个乡村的文化有多种形式,我们要分门别类的建立乡村文化保护的长效机制。以乡村为平台,评选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制度,让文化传承在从娃娃抓起,给予传承人一定物质保障,让他们能专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甚至发扬光大。注重培育市场,加大文化的宣传,让文化能代代先传,同时向外传播,提升影响力。因此,将当地的中小学、当地院校与村寨建立联动合作关系,形成共享机制,在学校(院)安排专门课程请当地的文化传承人定期上选修课,传播民族文化,让学生从小接受民族文化教育,增加文化传承人的收人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假期安排学生到村寨去调研、体验生活,感受民族文化。

  建立三方利益共享机制

  建立市场主体和村民增收及学校文化传承群体的三方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市场主体降成本运营,村民增收致富助脱贫,做到文化展示有平台、游客体验有新颖、村寨有灵魂魅力的常态化机制。

作者:向滟伶

编辑:余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