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共分十三个部分,其中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明确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特别推出“走进新时代文化新传承”系列评论,从“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重视传播手段,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艺创新”“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等不同角度,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相关解读,以飨读者。
节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民族从民间到官方、从传统到现代历史链条中的文化载体,节庆所形成的文化年轮反映着一个民族的起伏兴衰,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历程,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节庆活动深深植根于民族血脉,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显现节点,也是最具典型性的表现时空。节庆活动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既包括物质层面上的庆典、祭祀仪式、衣食住行民俗等等,更重要的则是蕴涵于一定的地理区域,表现为多数人共同信仰的精神内容形式;不仅仅是一种民间自我传承的文化事项,还是一个民族表达情感、展现精神风貌和世界观的一种行为方式。正因为如此,节庆的旗帜上一定会最醒目地镌刻着“优秀传统文化”几个大字,而重要的节庆活动也成为继承和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春节无疑是中国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春节的节庆民俗是在民族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与民间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礼仪、信仰、风尚、娱乐等民间风俗习惯的总和,是经过约定俗成并流行、传承的传统文化模式和文化的积淀。
春节是以民俗为符号的文化表现体。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经由相应的表现体构成的。春节以特定的时间节点的概念将民俗这种意识形态存在的东西具体化、凝固化,进而形成民族代表性的文化表现体。这些表现体以各式各样民俗元素的象征符号呈现,而透过这些纷纭复杂的民俗活动,不仅可以管窥社会文化生成与发展的源流与底蕴,对一个民族文化之根进行深刻的挖掘,更可以激发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春节是永恒的乡愁。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身在何方,只要临近春节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念家,想念故乡。无论回家的路多么漫长甚或艰辛,都会想方设法踏上归家的征途。这就是乡愁,是永不磨灭的乡愁。为此,可谓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的春运,也就赋予了更深的涵义:为出外打拼的人们,为奔波劳顿的人们,为漂泊异乡的游子找到归家的路,让浸润于异彩纷呈的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找到所维系的根。
春节是民俗与乡愁所共同编织的幸福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之所在,以春节团圆为特定的时空所凝聚的传统文化与美丽乡愁的交汇,在人们忙碌了一载并准备迎接春天到来的时候恰恰成为一种最集中的呈现。可以说,春节的种种传统,无论大江南北,概莫能外。
如,贴春联,大到西安古城、南京古城城门的对联,小到家家户户,甚至农家小院儿的厨房、茅厕、猪舍、鸡笼……
“春临古帝都,日暖三秦,春光耀彩;梦逐新时代,龙腾八水,梦想飞歌。”西安永宁门春节对联以传统对联的形式彰显出古都人民迎接春天、逐梦新时代的美好向往;“五谷丰登菽殿后,六畜兴旺我为先,横批:小康在望。”农家猪舍对联则以不乏幽默的对联形式,表达了乡亲们勤劳奔小康的喜悦与幸福。
再如,陕北地区春节贴窗花的传统,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在“剪花娘子”的手中,剪出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新农村,剪出了“移风易俗,百花齐放”的新风尚,也剪出了“孝敬父母、邻里和睦”的好家风……老传统与新风尚,大时代与小家庭,好收成与新希望都汇聚在红红的窗花之中在春节这一特定的节庆中集中地展示出来。
当然,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现代化,也有人感觉到现在的“年味儿似乎淡了”,其实,节庆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趋势一样,必然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作为其内核的传统文化也必然会在这种变化之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