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报名
  • 最新活动
  • 电子微券
  • 精彩专题
  • 报名须知
[报名须知]

报名方式:
1.微信报名:用户需要在微信搜索“贵阳孔学堂”,或手动输入微信号:gyconfucianism,添加并关注“贵阳孔学堂”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讲座报名”即可进入报名系统(适用于高校学生听课修学分及市民网络报名);
2.现场报名:市民可前往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推广部活动科进行现场报名【详细】

诗歌已成“小众”文化?喜欢读诗写诗者大有人在

2018-03-21 10: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对颐养性情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自1999年开始,每年的3月2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的“世界诗歌日”,旨在推广诗歌这一优美文化形式的创作、阅读和出版。不过,此前诗歌一度被认为属于“小众文化”,是小圈子流行的文体,但实际上,喜欢读诗、写诗的人大有人在。对他们来说,读到一首好诗像遇到知己,写诗更是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写诗是一件日常而且高级的事情

  1996年,诗人沈浩波开始写诗,当时只是喜欢分行写作的方式,后来在大学里担任文学社社长,自此将写诗当做一件认真和专业的事情来做。

  在沈浩波看来,写诗是一件日常而且高级的事情, “我每天都在写作、随时都以诗歌来面对、审视内心,保持心灵最纤细敏锐的感受,这对我如何当好一个人也十分重要”。

  后来,沈浩波进入图书出版行业,并开办了一家公司,几年后,又专门成立了诗歌工作室。他说:“诗歌是我内心最热爱的东西,如果不做诗歌出版,就觉得亏欠诗歌。”

沈浩波近期策划出版的诗集

  “写诗其实是件很‘酷’的事情,它仅属于自己的心灵,不会被金钱绑架。”沈浩波认为,诗歌要写得通俗易懂一些,太过于晦涩的,大部分都是欺负读者不懂诗,“我们有一些很优秀的诗人,中国当代诗歌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诗歌有魔力,乐在其中

  对文学编辑金马洛来说,诗歌则是最适合个人表达的文学方式,“1997年在大学读中文系,阅读量猛增,表达欲增强,1998年秋写出第一首诗,主题是母爱”。

  “诗歌写作对每个人的意义不同。”金马洛说,就自身而言,缺了诗歌阅读,就像吃饭缺油盐。喜爱诗歌的人、踏入写诗途径的人,各种各样。写了很多年的诗,金马洛认为,诗歌就是一种表达方式,是人试图建立与自然、时空、万物对话的一种方式,既是审美手段也是审美目的。

  “诗歌有魔力,很诱人,但也不玄乎。”金马洛说,喜欢诗歌自然而然的,“就像有人喜欢篮球,有人喜欢街舞,就是喜欢,乐在其中”。

  读诗的感觉像遇到知己

  90后林亦霖第一次写诗,则是在上初中的时候。他说,考试的作文题目是《林荫》,由于时间不够,他写了一首诗,结果拿到了唯一一个满分,“慢慢地写诗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

林亦霖的诗歌作品

  “我说不出为什么喜欢诗歌,就是觉得诗很美,就那么短短的几十个字,就能够表述自己最真的情感。”林亦霖说,这个特点是其他文体无法比拟的。

  平时的生活中,林亦霖喜欢读诗,“读诗歌的感觉就像遇到知己,去年出版的一些好的诗集,我都买了”。

  “写诗歌,爱诗歌。你写出来的别人能懂,通过诗歌,那种惊鸿一瞥之下的灵魂契合,是最幸福的事情。”林亦霖如是说道。

  诗歌其实并不小众

  今天还有多少人喜欢诗歌吗?还有多少人在坚持写诗?也许会有不少人觉得诗歌小众,但在《诗刊》副主编李少君看来,写诗的人非常多,“我们有一个中国诗歌网,每天投稿的就有两千多人”。

资料图:四川遂宁举行万人诗歌朗诵会追思先贤 钟欣摄

  “诗歌其实并不小众。”李少君说,之所以大家会觉得读诗的人少,可能是因为诗歌一般篇幅短小,浏览过就过去了,不会像小说那样,需要长时间阅读,“在中国传统文学中,诗歌是很基本的存在”。

  当然,李少君并不否认,当代诗歌创作有的还差强人意,读者可能会少一些,“古典诗歌有格律标准,创作门槛相对较高;当代诗歌没有这样明显严格的要求,所以有的作品读者一看觉得不像诗歌,自己也能写;读得多了,可能会不以为然”。

  李少君觉得,要写好诗歌,还是要多读高质量选本,提高自身鉴赏力,读一读好诗人的诗集,不断练笔,“诗歌是人生的产物,对情感最精粹的提炼。就好像一颗钻石,不能轻易得到,除了写诗,还要有事情做,这样写出的诗才能不空洞”。“写诗的热情,其实就是对生活的热情,值得鼓励。”李少君如是说道。

作者:

编辑:余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