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非墨,而今,国画山水之笔墨,已不同于往昔。水墨淡彩中蕴育的流派变迁,书画家以水墨为道具向大众承载传递着心灵觉受。6月6日,本网记者来到贵州省美术馆《墨·非墨》上海当代水墨邀请展区,该展览自6月2日开展以来,持续受到贵阳市广大市民群众的关注,热度不减。
本次画展由贵州省文化厅主办,贵州美术馆与贵州画院承办,同济大学着名艺术家吴刚策划,画展展期为6月2日一6月22日。
此次展览展出的122件作品为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水墨艺术作品,较完整地呈现出中国当代水墨创作的状态,反映了中国传统水墨向当代社会转型的问题。主题定为“墨·非墨”,旨在探讨中国水墨在当下文化境遇中发展的新的可能,使水墨艺术从传统的图式、笔墨语言、意境等水墨因子中脱离出来,从而对当下文化中的水墨进行重新审视。
参展的上海12名艺术家分别是蔡广斌、陈九、丁设、黄渊青、何曦、何伟、罗卫民、了了、汪一舟、吴刚、王春杰、阴佳。值的关注的一个有意味的学术现象是,近半数的画家来自非水墨背景专业,他们用当代艺术的观念、以多样的媒材和个人对水墨的切身经验来展示水墨艺术,从而让观众看到一个大艺术层面的墨又非墨的文化现象。
“外出旅游刚回到贵阳,得知贵州美术馆有水墨画展览,今天便前来欣赏一下这些水墨画作品。”李胜先生是一位资深水墨画爱好者,他表示,这些展览作品不仅表现出中国水墨独有的气质和传统,还赋予了传统水墨以当代观念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