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田钰琳) 9月28至30日,“轴心时代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及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贵阳贵阳孔学堂召开。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德国国家科学院科学研究中心、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德国、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与国内历史、哲学、政治学等学术领域的7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轴心时代”理论,以主旨发言、论坛对话、学术报告、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展开新时代的中国与多元文明的对话和探讨。
此次研讨会的契机是德国着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全新中译本的问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雅氏在该书中提出的“轴心时代”术语,已经成为研究东西方比较文明和跨文化对话的关键概念。该书1949年问世,四十年后中译本出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术规范的加强,需要推出更审慎妥帖的全新中译本;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历经多年,第一次基于德文版,同时参考英译本和日译本,推出了《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全新中译本。
在9月28日开幕式上,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贵州省哲学学会会长徐圻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分别致辞。徐圻教授对与会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贵阳孔学堂基本情况及学术研修情况。李雪涛教授对此次会议的背景及议题做了详细介绍。随后全体与会学者参加了贵阳贵阳孔学堂2018(戊戌)年祭孔典礼暨开笔礼活动。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腊碧士(Alfons Labisch)和武汉大学哲学院院长吴根友教授分别在开幕式后做了主旨发言,从世界历史和比较哲学的角度对“轴心时代”概念作了解读,并阐释了半个世纪以来“轴心时代”概念对于文明史研究和哲学方法论的重要启示意义。
在接下来的三场对话论坛、两场学术报告和几场小范围交流讨论活动中,德国汉学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顾彬(Wolfgang Kubin),日本京都产业大学世界问题研究所教授东乡和彦,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杜哲士,贵州省哲学学会会长徐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恒达,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解启杨等专家学者分别以“轴心时代与世界文明”、“我看轴心文明:追寻特殊性中的普遍性”、“轴心时代与东亚伦理”、“轴心时代与中国”、“从轴心时代到多元现代性”等主题,探讨了轴心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华夏文明(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波斯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关系、君子之道、墨子的理想国等,开展了“二十一世纪轴心时代”与中日两国思维方式的对话,深入研讨了希腊文明与华夏文明、德国思想与中国古代思想的异同,反思了轴心时代概念与现代性等问题。
经过研讨交流,各国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在今天的中国,有关“轴心时代”的理论研讨已经不是冷僻的话题,而且已经超出了学术范畴,因为它关系到了中国的文化身份与价值、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等问题,关系到以国际的视角对中国文化的历史与当下的认同。对于有着几千年不间断历史的中国而言,“轴心时代与中国”这个话题的讨论涉及到了中国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地位以及对世界文化的意义。时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此次国际学术会议在贵阳贵阳孔学堂这一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秉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方针的大型学术文化平台召开,具有特殊意义,不仅是学界深入研讨西学及其在汉语学界转换生成的一次切口,也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联。
据悉,贵阳孔学堂作为贵州省高端的文化学术交流平台和传习研修基地,近年来与海内外3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举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分论坛、“知行论坛”国际学术大会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学术界赴希腊、韩国、日本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来自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通过汇聚国际国内高端文化学术资源,整合省内省外社会资源,贵阳孔学堂坚持创新体制机制,狠抓内容建设,致力于建成国内一流、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传播、研修、体验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