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孟子以言论专治战国各大小贪、懒、散的大夫、诸侯、国王不安心治国理政各种疑难杂症也很有一手。
《孟子·梁惠王下》记事:孟子对梁惠王惰政、懒政、外无仁义而内心多欲一肚子意见,因此见到梁惠王,劈头就问:有人从山东跑到湖南去旅游,放心将老婆孩子托付给一个朋友照顾,等他高高兴兴旅游归来,发现老婆孩子已经冻得鼻青脸肿。请问,拿这种朋友怎么办?
梁王答:很好办,绝交!
又问,有国王贴身重用、位高权重的大臣,居然管不好手下百官,弄得官员贪的贪,腐的腐,懒的懒,庸的庸,社会乱成一团,拿这种大臣怎么办?
梁王答:也好办,罢官!
再问,有国君亲自操盘来治理一国,管得境内老百姓鸡飞狗跳、怨声载道,邻国外交也一塌糊涂,对于这种国王,我们拿他怎么办?
梁惠王一愣,这不是说我吗?赶紧避开孟子直视,打起哈哈,干笑两声,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表面批评梁王,背后讲的其实是职业精神。孟子的逻辑,每种社会身份、职业,都有对应的权利与义务;只享有权利,不担当义务,是不对的。
五
辩论家孟子生平气势咄咄逼人,批评起人来丝毫不留情面。论后世影响到的人,第一当数左宗棠。称左氏是他的私淑弟子,亦不为过。
孟子在先秦诸子中个性最为鲜明,如果说,孔子看起来像个慈祥的老头,孟子就是披甲持戟的斗士。因此,孟子很容易被人贴标签。
事实上,近距离走近,会发现孟子并不是人们根据思维惯性所想象的只讲大道理不懂生活,只讲原则不会变通的老头。
《孟子·离娄上》记事:一次,公孙丑问孟子,我有一个困惑,为什么自己学问、人品都好的人,反倒不能教自己的儿子?
这话问得有潜台词,不好回答。
孟子想了想,说: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气场不合适、时势也不对。你想想看,学者教授教自己的儿子,有哪个不会严格按照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要求,来端正儿子的内心?可是,儿子又有几个小时候不天生调皮捣蛋的?他还总有依赖心理,将父亲的话当耳边风,这些原因加在一起,难免惹得父亲勃然大怒。父亲一发脾气,儿子眨眼从学生变成了对手。儿子就会反过来问:您不是一直在教我端正内心吗,怎么我一点事都没有,您倒先发起脾气来?请问父亲大人,您这股业火,是出自您多年端正的内心吗?仅此一句,做父亲的就被问得张口结舌、哑口无言。这样父子就心理隔阂,从假想敌变成真正的对手了。这就没办法再教了,再教下去就变仇人了。所以,古人发明“易子而教”的办法,父亲与儿子间只自我表扬与互相表扬,不搞自我批评与互相批评。为什么?因为一批评就会将父子搞反,父子间搞对抗,是不祥之兆。
孟子其人气壮如牛,脾气大得能推动火车,所以被儿子气得经常发火。易子而教的理由,主要是血缘、习性太近太熟,青少年对自己太近太熟的东西,缺乏敬畏,难有尊重,心不在焉。
孟子的教子心得,来源于生活,启发后世。
被孟子用儒家“五常”问得经常哑口的人,也不是没有想瞅个空子将他问倒。
《孟子·离娄上》记事:淳于髡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是不是礼制?孟子答:当然是!淳氏问:好!现在你嫂子掉到河里去了,你要不要伸手将她拉上岸?孟子说,当然要拉。嫂子掉到水里都不去救,这种人是畜生!因两件事关联起来,逻辑存在一定跳跃,孟子追加一句解释:你应该弄明白,“男女授受不亲”只是礼制的原则性,将嫂子从水里救出来,是讲究权变的灵活性,只讲原则不懂变通,是十足的书呆子。
淳氏说,好!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天下民众被战国诸雄争来夺去,弄得像无头苍蝇,也没见你伸手去救一下世道,这又是什么道理?
孟子哈哈大笑:两回事!嫂子掉进水里这件事,伸个手就可以救上来;天下人思想复杂、行动混乱,如果生活在水里,我没本事一个一个去救,只能传儒学之道去救,让他们解惑释疑,从相互团结、互帮互助中自救出来。
(原标题:孟子行走战国江湖的“论辩人生”)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徐志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