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报名
  • 最新活动
  • 电子微券
  • 精彩专题
  • 报名须知
[报名须知]

报名方式:
1.微信报名:用户需要在微信搜索“贵阳孔学堂”,或手动输入微信号:gyconfucianism,添加并关注“贵阳孔学堂”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讲座报名”即可进入报名系统(适用于高校学生听课修学分及市民网络报名);
2.现场报名:市民可前往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推广部活动科进行现场报名【详细】

余世存 老树 杨锦麟 共话“廿四节气中的古典时光”

2017-11-24 11:43 来源:老树画画

  2016年11月30日,中国“廿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气,这一传统中国最广为应用的知识体系和实践,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可是我们对节气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只停留在不明觉厉的层面。

  【冬至】

  冬来无尽长夜,雪覆三尺深寒。

  黄昏林下大静,小村几缕炊烟。

  廿四节气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样的科学依据?它在中国人千百年间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体现着古人怎样的宇宙观、世界观和生命观?又与现代人、城里人有什么关系?

  1月7日,余世存携手老树和杨锦麟,在北京单向空间·花家地店共话“廿四节气中的古典时光”。

杨锦麟、老树、余世存在活动现场。(从左至右)

  余世存:节气是跟农耕文明有关联的,过去古代的王公大臣等都在过节气生活,节气在过去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指导了农耕时代的生产和生活,二是士大夫给上层文化立下了很好的参照。我的书中用了大量的君子这个词语来表述。节气不仅跟农业养生有关,也跟我们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认知有关。古人在划分时间上是非常有意思的。廿四节气最后的定型是在汉代。古人对时光真的是精雕细刻。

  老树:2015年,受《艺术新闻》网络版之托,画了一套有关廿四节气的画。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根据个人经验,对节气变化的这种感觉非常真实和具体。我是山东籍,属于黄河下游人。记得有一年在小满的时候,家里将麦子灌浆后搓一搓,烧一烧进行食用,那时真真的体会到什么叫麦香和小满,遍地青青的麦子,让人印象深刻。节令已经成为自己心中的一套指示密码和座标,有很具体的变化,好像到了那个时候就有一种暗示,甚至是一种期待,到什么时间我应该干什么,要做什么准备,这个感觉很强烈。

  杨锦麟:廿四节气是当今世人对古人留下来的博大精深文明的一种记忆。四大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影响至深,原因是我们民族有文字记载。我们对古人留下来的天人合一的生活生命规律的应当足够尊重。廿四节气是古代君子应当遵循的行为规则,比如清明拜祭祖先、春种秋收。我们祖先在农耕文明留下的这笔宝贵财富在后工业时代的留存也有重要意义:是为了唤醒大家对这些常识的记忆,以及掌握节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内容根据直播视频整理,如有不妥,敬请谅解。)

嘉宾与读者们一起品读廿四节气中的古典时光

  余世存,《时间之书:余世存说廿四节气》作者。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已出版的主要作品:《立人三部曲》《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等。

老树,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师,《时间之书:余世存说廿四节气》插图作者

  杨锦麟,资深媒体人,锦绣麒麟传媒创办人。出生于福建厦门,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曾任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周刊点点评》主持人、香港卫视副总裁兼执行台长。

作者:

编辑:余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