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报名
  • 最新活动
  • 电子微券
  • 精彩专题
  • 报名须知
[报名须知]

报名方式:
1.微信报名:用户需要在微信搜索“贵阳孔学堂”,或手动输入微信号:gyconfucianism,添加并关注“贵阳孔学堂”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讲座报名”即可进入报名系统(适用于高校学生听课修学分及市民网络报名);
2.现场报名:市民可前往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推广部活动科进行现场报名【详细】

吴昕孺:余光中诗歌缩短两岸心理距离

2017-12-15 04:15 来源:凤凰国学

  前言:据报道,昨日午间,诗人余光中在台湾高雄病逝,享年90岁。2001年,我应诗兄江堤邀约,写了一篇《我读余光中》,选入他主编的《余光中:与永恒拔河》一书中。不料,第二年7月,江堤兄遽然病逝,迄今忽忽已近15年。想念诗兄,哀悼诗人,特发旧作。

  我读余光中

  1985年我上大学之前,几乎不知道分行的文字为何物。进大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往岳麓山下那明亮的教室里一坐,对面是令人敬畏的教授手持发黄的讲义,用不知是塑料普通话还是塑料方言讲着课,每日竟在昏昏欲睡中度过。这时,校园里发生了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几乎所有的文娱晚会都会出现一个诗朗诵的节目。那时诗歌火爆得很,声情并茂的大学生更是不乏其人,来点诗朗诵不足怪;奇怪的是,全国各地的高校,各种晚会上,让人心潮澎湃的竟是同一首诗,一首小小的诗——《乡愁》。它的作者就是余光中先生。

  80年代的内地青年中,有多少是因为余先生的一首《乡愁》爱上文学的呢?恐怕难以统计了,就像70年代,人们都会背诵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

  对于新时期的文学来说,上世纪80年代是十分重要的。政治基本清明,经济略有复苏,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焕发出前面几代人所没有过的生机与活力,视界宽敞了,胸次开阔了,心灵清纯了。这时候,文学的每一道闪光都能把人们的眼睛擦亮。

  大陆在“运动”中倾轧了十多年,从来没有如此地渴望宁静;文学的花朵却随之而萎谢,从来没有如此地渴望争妍斗艳;两岸暌离数十年,鸿雁绝,音书杳,从来没有如此地渴望沟通与交流。这时候,从新文学早已走在大陆前头的海峡彼岸,缓缓传来一个宽厚、凝重、极富穿透力的男中音。那声音有着古典的底色,宛如幽静的湖面逸出一枝翠柳;抑扬顿挫则仿佛绵延着的九曲回廊,一波三折;你看那眼神,与庄周、嵇康、李白、苏轼一脉相承,旷达中蕴含深邃的忧郁,智慧里展开无尽的单纯。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随着这声音在海峡的上空久久回荡,中国历史上亲隔友绝的辛酸一幕徐徐降落,两岸三地的亲人,已渐渐在飞速的文化融合中凸现出血浓于水的深情。

  余光中的意义就在这里。他的作品是鹊桥,是邮票,是蚌病之珠,是时间之箭,是万渊之月。大一点,从文化意义上看,余光中诗歌里浓郁的抒情意味大大缩短了海峡两岸的心理距离。哦,打了那么久的仗,分隔了那么多年,原来我们说的是同一种母语,唱的是同一首歌!小一点,从文学意义上看,余光中渡海而来的身影让大陆文学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哎,原来我们不仅被世界文学越拉越远,而且连祖宗留下的文学精华也差不多被我们糟蹋殆尽。在与永恒拔河的队伍中,大陆十多亿芸芸众生又有几人站得稳脚跟,而不是“连人带绳都跌过界去”(《与永恒拔河》)?

  中国文学的重新崛起真的要感谢那个弹丸小岛上的先行者,像白先勇的小说,余光中、李敖、张晓风的散文,洛夫、余光中、郑愁予、罗门的诗歌等,可以说,他们在同一语种里的探索与实验,为大陆的各种文体革命做了充分的准备。

  当然,余光中的局限也是明显的。虽然他以其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上的杰出成就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但他并不是一位集大成者。他是优秀的诗人,还算不上大诗人;他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家,还不是散文大师。他有成熟稳重的智慧,但还称不上哲人;他有无与伦比的才气,对,他的本色就是才子,一名卓越的现代书生,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才子。

  他的风格有些像30年代的林语堂,博学而幽默,只是他比林语堂观察更细致,表达更精致,因而也就少了林语堂文字中那一份更堪玩味的旷达。才气与学识并具,却铺张在无节制的日常叙述与风景描写中,一篇文章常常妙喻迭出,令人忍俊不禁,但整篇的理念却清浅单薄,读者好比去了一趟修饰一新的公园,而并没有真正涉足自然的山水风光。如:“我像一棵树,天长地久在这里立了多年,风霜雨露,样样有份,换来果实累累,不胜负荷。而你,偶尔过路的小子,竟然一伸手就来摘果子,活该蟠地的树根绊你一跤!”(《我的四个假想敌》)这样的比喻,其机辩灵范,足可进入“喻林”之类;可所说的事儿,不过让人一笑了之,仿佛下重油炒一盘酸菜,味道可能会不错,营养到底有限。

  才情二字,是衡量一个作家的通用标准。余光中于情拘谨自守,于才则纵横驰骋,是名副其实的“德才兼备”。由于是一位大才,因而每写一篇文字,均极尽铺排之能事。有时在阅读中,他的天纵之才压得你喘不过气来,移步生珠,眼花缭乱,你的笔不停地在那些佳句下划着红线,甚至直想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去。然而,当你合上书,你眼前浮现着的全是一段又一段的余氏妙语,却不见他的文章。也就是说,不是文章兼并了句子,而是文章被句子淹没了。钱钟书先生“以紫夺朱”之谓也。幸而,余光中手里握的虽不是一支巨笔,却也是一支巧笔,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少数几位可以挥霍才气而不伤元气的作家,他的文字极富阅读快感,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也让人舒服得喘不过气来,因为,不一气呵成读完那一段,你是不忍释手的。

  余光中先以诗名。他的诗歌的确很有特色,在那里似乎没有古典与现代之分,你读的是新诗,感受的却是古典情怀。余光中的诗吸取了唐诗宋词的全部神韵,在现代生活与当世情怀的冶炼中,更是翻出了别一番风味。看上去剑走偏锋,实则直指命门,要说的东西,七弯八拐,九曲回肠,但总能说得那么妥帖自在,说得那么赏心悦目。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这是余氏诗歌标本式的句子,像是从词演化过来,其实是余光中自出机杼,句子的枝头摇曳着灵气与才华。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地悬着/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典故里你走来”(《等你,在雨中》)

  可以说,余光中是那种天生的诗人,他不再需要为写诗准备什么,他是锦心绣口,书生肚肠,咳唾都成华章。与散文相比,他的诗歌更有历史感,更表现出他对文学的自信,因而也更有价值。许多初出茅庐的校园诗人,曾经都以模仿余光中的风格作为自己的“敲门砖”,我早期的诗作中就有一些余诗的不可磨灭的痕迹。

  不过,他的诗歌作品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明年的情人节,下不下雨,明年?/谁知道呢?谁知道/去年的情人节有没有下雨?/谁记得当时谁哭得最潮湿?/下一次情人节,谁是你情人?”(《诀》)不仅拖沓,而且浅薄,不断地反复,却把诗的节奏打得稀乱。一本诗集中如果有几首这样的作品,那要当一个大诗人,便为时尚早。

  余光中可以无愧的是,他拥有一个诗意的人生。他的才气和余秋雨的才气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他对自己身上的才气没有太多或太高的认识,他自然、质朴、率真、快乐地活着,读着,写着。他虽然追求永恒,但他从不直接跟永恒套近乎,他不想在永恒面前做自我介绍,他希望有一天永恒会叩开中国文学史的大门,怯怯地问道:“请问,余光中是谁?”

  而余秋雨则对自己身上的才气有着足够的认识,他生怕单凭这一点才气还不能叩开永恒之门。于是,他采取了强行推门而入的办法,对着空洞洞的里面大声喊道:“永恒在吗?我是余秋雨!”他不断地在电视上亮相,到处发表演讲,总是处在新闻和热点的中心……他企图在热闹中引起永恒的注意,而永恒听到了他的声音,却掩住了自己的耳朵。

  挪用一个余光中的比喻来比喻余光中和他的文学——像一首唐人小令。一首精致、优美、玲珑圆转、无懈可击、不胜低徊的唐人小令,它没有乐府那样朴素,没有李杜那样深湛,也没有苏辛那样豪迈,但他是自己的。在文学的星空中,它稳稳地,有自己的位置。那些亮丽的文字中所包含的独特体验和精彩表述都只拥有一个名字:余光中。

  【作者简介】

  吴昕孺,湖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书评委员会理事、湖南教育报刊集团编审。出版有诗集《穿着雨衣的拐角》,长诗《原野》,散文集《声音的花朵》,随笔集《心的深处有个宇宙》《文坛边上》等。

作者:吴昕孺

编辑:余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