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报名
  • 最新活动
  • 电子微券
  • 精彩专题
  • 报名须知
[报名须知]

报名方式:
1.微信报名:用户需要在微信搜索“贵阳孔学堂”,或手动输入微信号:gyconfucianism,添加并关注“贵阳孔学堂”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讲座报名”即可进入报名系统(适用于高校学生听课修学分及市民网络报名);
2.现场报名:市民可前往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推广部活动科进行现场报名【详细】

如何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值得一看

2018-10-12 11:07 来源:金鼎古籍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出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自古以来,中国人把读书定义为最高尚的行为。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挚友侃侃而谈,在跳动的文字里,我们会感受到那些文学大家的激情和洒脱;我们会体味到那些哲学家、思想家的睿智和超然;我们还能领略到历史的云烟,人间的冷暖,世事的变迁,超越时空,与古人娓娓对话,与伟人促膝长谈,让书香,尽情滋养心灵……

  书海浩瀚,即使穷其一生,也无法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籍。所以,我们必须有选择性地去读。

  冰心也说要“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因此,读书首先要知道该读什么样的书。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告诉我们要品读经典书籍,汲取前人智慧。

  龚自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告诫我们要“以史为鉴”,“彰往而察来”。

  培根说:“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鼓励我们要多读各学科书籍,理论联系实际。

  读书的方向明确了,还要讲求方法和技巧,才能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询问,慎重思考,明白辨别,最终身体力行,其中要表达的是治学求进的道理。

  韩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讲的是学习路上没有捷径,“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

  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讲的都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后世更有集大成的王国维,总结前人经验将读书方法概括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个境界,勉励读书求学者应当志存高远、守住寂寞、勤奋刻苦、善学善思、善作善成。

  一个人读书多了,身上自然会带一股书卷之气,就会自然而然受书本的影响,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或温雅或脱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

  一个人见识深广,学识渊博,会由内而外散发一种独特的气质,它是一种在优良品德的前提下伴生的一种深沉内涵,一种闪光思想,一种璀璨的光芒。

  故而,“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只是表达读好书,会读书,还在于“气自华”三个字。

  “腹有诗书”“气自华”二者存在一个因果的关系,“腹有诗书”是“气自华”的前提,而“气自华”则表现为“腹有诗书”的成果。“气自华”主要表现在内外两个层面。

  这里的“内”指的是学有所得,心生信念,定力增长,使“浩然正气”内化于心。

  如孔子评价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如黄庭坚所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曾国藩也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这些先贤的名言都点出读书提升精气神,坚定理想信念的作用。

  学有所得,心生信念,定力增长

  而“外”指的是格物致知,学识增长,处世及工作能力提升,外化于行而表现出的从容与淡定。

  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讲的是学识渊博并且能够及时反省自身的人能够达到“不逾矩”的境界,即言行举止没有过错。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便能得心应手。

  同样,陶宗仪的“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颜之推的“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等传世格言也都说明了“当以读书通世事”的道理。

  其实,“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用现在我们讲的“学思践悟”一词来概括。

  要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必然要念好“学”“思”“践”“悟”四字诀。

  “学”和“思”是前提和基础,即“腹有诗书”的过程;“践”是外在表现,“悟”是内在升华。

  在学思到位基础上,践而有成、悟有所得,自然会获得“气自华”的境界。

作者:

编辑:余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