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由贵州省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扬州八怪书画展”在贵州省博物馆负一楼7号临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鱓、黄慎、李方膺、罗聘等“扬州画派”的40余幅丹青作品,展览时间为2018年10月18日至2019年1月6日,贵阳广大市民朋友们可免费参观,近距离欣赏这些书画精品。
“贵州博物馆与扬州博物馆很早就进行过合作,也希望未来两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在开幕式上,贵州省博物馆馆长陈顺祥表示,每一个展览都凝聚了每一个展览团队的心血,之后会通过不间断的举办各类展览,来提升省博物馆的凝聚力和工作能力。
据了解,“扬州八怪”是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综合史料,列名“八怪”者有十五人之多:金农、郑燮、黄慎、汪士慎、李方膺、李鱓、高翔、罗聘、陈撰、华喦、高凤翰、边寿民、李葂、杨法、闵贞。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
“扬州八怪”诸人关注现实、注重生活,以不拘形似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创作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格。他们作品多以泼墨写意花鸟画为主,兼及山水、人物题材,并参入金石书画,诗、书、画、印,融会贯通,开一代之新风,在中国绘画的发展进程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扬州八怪”虽为“怪”,实则为新,不仅是画法面貌新,而且是审美情趣新,他们大多出身于知识阶层,有相近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有的终生不仕,有的经过科举从政,一度出任小官,却又先后被黜或辞职,终以卖画为生。他们生活比较清苦,深知官场的腐败,形成了蔑视权贵、行为狂放的性格,借助书画抒发内心的愤懑。扬州八怪画家突破了“正统“书画的束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在自己创造与发挥,穷其一生,为创造新的画风而努力,成为十八世纪中国画坛突破正统派桎梏的一股生力军,并对后世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己喜爱书画有十几年了,也看过《扬州八怪》等类似电视剧,借着展览的机会来省博看一看作品。”一位贵阳市民李星先生说,在贵州省博物馆里就能够尽情穿越时空,领略“扬州八怪”的领异标新,用笔奔放、挥洒自如的独特风格和创新精神。
部分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