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琴,是世界“非遗”项目。琴声悠远,韵味绵长。自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和世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古琴的地位陡然上升。相对来说,中国的民乐有很多,有很多人知道二胡、笛子,却不知道古琴与古筝的区别。在古琴看似繁荣的外表下,有没有被音乐界或者社会误读的方面?在一些影视剧中,对于古琴也有着一定的误区,错把古筝当古琴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在《甄嬛传》中,也多次出现古琴反放的错误。
《甄嬛传》闹穿帮古琴摆错洞箫拿反。甄嬛弹的是古琴,出来的音乐却是古筝曲。
为何古琴会成为第二批世界“非遗”项目?12年间,古琴热持续升温中,古琴本身得到了什么?古琴未来的发展光景又如何?在当今资讯发达、艺术高度融合的社会是否适用?
9月5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会长、着名古琴演奏家龚一,应邀来到贵阳贵阳孔学堂和琴友们见面。在这场名为“一个琴人眼中的古琴‘世遗’”讲座中,龚一以一位琴人的身份,解读世界“非遗”古琴。
古琴大师龚一要来贵阳贵阳孔学堂“相约知音”,许多古琴爱好者闻风而来。也许大家想来这位古琴泰斗定会带领听众天马行空,穿越古人圣景。但龚一身着简单衬衣西裤,精神抖擞地开始了演讲。按照他的话说,古代汉服的大长褂并不方便弹琴,一切以适宜弹琴为主。就是这样一位务实的老人,讲座开头便道“我比较反感被称为‘大师’,我就是一个琴人,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个琴人眼中的“世遗”。
世界非遗:古琴历史悠久,传承丰富
讲座开始,琴人龚一便简明扼要地指出古琴能入选“世遗”有五方面的历史原因。第一是历史悠久,古琴3000年的历史是有文字记载和实物佐证的,这一点就与其它乐器不同;第二是遗产丰富,目前传习下来的3000首曲子极具宝贵的文化价值;第三地位高端,古琴自古便是王侯将相,文人骚客的挚爱;第四系统完整,无论演奏系统还是指法练习都有完整传承;第五乐器制作,古琴制作本身集合了物理、美学、文学等学问。龚一还向听众解说了古琴的历史演变过程,讲到“古琴定型在汉魏”时,他仔细讲解了两样出土文物对这一论断的举证。他说,伏羲造琴只是传说。而根据历史考古,古琴是根据人类对艺术的需求而经过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整到完整,从多形到定形这一规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而来,一定是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演变而成。
文化载体:走出书斋的不仅是风雅,还更是精神内涵
长期以来古琴一直是书斋艺术,在古戏文、古画、古诗词里基本都是书斋、一二知己、小溪山坡边茅草小屋里一人弹一人听的基本固定形态,在百年前有了古琴的结社,有了社会性的延伸。随着中华文化复兴的社会基础,古琴艺术独有的文化色彩、丰富的精神风貌正不断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经常被人称为挖别人祖坟。”龚一自嘲地说道,引起了全场哄堂大笑。近十年来,古琴热持续高烧,古琴虚热、泛滥等问题突显,现在北京坊间有个说法是京城四大俗之一便是“听古琴”,龚一认为这中间附庸风雅的人不少,对古琴的健康发展形成了阻碍。古琴由于历史的积淀,其身上的文学修身等文化属性十分突出,这也是当今许多人推崇它的原因。但究其本质它是一件乐器,是一门艺术,在突出其文化属性的同时,更该重视其音乐属性。龚一指出现在许多习琴的人开口闭口就是“古之圣物”“天圆地方”云云,把古琴弄得高深莫测,而音高音准、节奏节拍和技术技巧这些音乐基础则被全然忽视。他告诫学琴的后生,一定要臣服于音乐规律,切忌走虚空。而对于今天许多强调派别的争论,龚一则自称“音乐派”,他认为此举不是否定琴派的分别,而是希望大家能更注重古琴的音乐本质,不要争一些空头虚名。他特别指出如果真心致力于琴派的传承,那就要拿出“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务实和态度去研究自家琴派的风格特色。
2003年古琴作为中国首个以单件乐器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世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社会上一度形成古琴热,许多媒体采访了这位古琴泰斗,龚一冷静地回答道,古琴热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琴,这对传承古琴有利,但要从热度走向深度,回归它的音乐本质。
讲座最后,许多观众都问及古琴如何传承的问题。龚一说这个问题很复杂,也有很多历史环境因素影响。但最重要的原则是要遵循音乐规律,要持有《文心雕龙》中所言“去芜存菁”的态度。许多琴人都有保持传统就是一层不变的片面想法,龚一认为传统就是“心中有古人,眼前有今人”,弹奏曲子既要正确演绎古人的琴曲,也要让现代人能够接受。因此龚一也尝试将现代曲目编成古琴小曲用来教学后生。说罢,他便即兴演奏了一曲古琴版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鲜活而极具异域色彩的古琴声中结束了讲座。一位年轻人在讲座后感叹道:“原以为古琴多高深多难懂,没想到可以这么有趣。”
【人物卡片】
龚一,原籍江苏启东,1941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琴会会长,古琴演奏家,古琴教育家,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今虞”琴社社长,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广泛学习了广陵、金陵、泛川、诸城、梅庵等多个琴派的风格,艺贯五个琴派熔各家于一炉,自成一家,形成了清和婉转,中正秀丽的琴风,广泛地学习了各派的演奏风格,并掌握了不少代表曲目。其演奏潇洒超脱,卓然成派。一位携琴走过人生六十余年的琴人。他获得过诸多殊荣和无数掌声,却从不以“大师”自诩。他静坐琴旁,用毛巾仔细擦拭双手后才轻抚琴弦,在琴音的起起落落间,拨开世间一切烟云浮华,独留一颗音乐赤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