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报名
  • 最新活动
  • 电子微券
  • 精彩专题
  • 报名须知
贵阳孔学堂图书馆
[报名须知]

报名方式:
1.微信报名:用户需要在微信搜索“贵阳孔学堂”,或手动输入微信号:gyconfucianism,添加并关注“贵阳孔学堂”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讲座报名”即可进入报名系统(适用于高校学生听课修学分及市民网络报名);
2.现场报名:市民可前往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推广部活动科进行现场报名【详细】

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的困局如何破解

2019-03-06 11:22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武侠吹起瓦解秩序的一阵风。神雕侠侣、倚天屠龙、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伴随着港式武侠的流行,武侠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黄金时期。这是不可多得的时代,既需天才作家,也需环境扶持。没有金庸、古龙、黄易、温瑞安等作家写出好作品,徐克和王家卫等导演们也难为无米之炊,但没有后者的魄力,武侠也不会在荧幕上焕发生机。更主要的是,那是一个以“犯禁”为潮流的年代,挑战秩序才是心之所向。武侠作为秩序的对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自然是青年人心中的自我写照。以金庸系列、黄飞鸿系列为代表,武侠片拍出了大气阔,不只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也有襄阳城头护国民。千古英雄泪,埋入青山冢,但到了新千年,武侠为之一变。

  我们很难再看到令人激动的武侠,昔日江湖的崇高,也随英雄落幕雨打风吹去。武侠片的制作成本提高了,打光美颜泛滥了,在美学层次上似乎也有所进步,但武侠题材进入到一个小时代,很难再拍出格局和思想上超越阶层区隔的作品。

  在荧幕上,新武侠不再聚焦超级英雄式的侠之大者,而是探讨一个有限的人如何在乱世中维持道义。武侠的主题从保家卫国转向个人尊严。《刺客聂隐娘》《一代宗师》《绣春刀》《师父》等电影都没有半人半神式的武侠,侠客们虽然武艺精湛,但已没有了左右天下的能力,和郭靖、萧峰这样顶天立地的设定截然不同。

  这其中有三种不同流向,一种以凤歌的《昆仑》《沧海》为代表,延续宏大设定,但解构儒家传统规范,凤歌小说中武侠的叛国行为,在金庸小说中是不可想象的。第二种以徐浩峰的小说、路阳的电影为代表,注重对武术的写实,书写乱世中武术家的飘零命运,说的是武林中的小事,暗里讲规矩和面子,和大开大合的金庸武侠相比,徐浩峰的武侠精巧含蓄,是文人武侠的另一种写法。第三种,则是王家卫的“意念”武侠,从《东侠西毒》延续到《一代宗师》,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超越了武侠的类型叙事,在境界上别具一格。

  武侠片的发展问题,是后金庸时代如何突围的问题。金庸把侠之大者写尽了,后代的武侠作者该写什么、拍什么呢?早在网络小说开端的时候,中国就出现了所谓的新武侠小说,如孙晓的《英雄志》、徐浩峰的《师父》、凤歌的“山海经”系列,还有时未寒、小椴、步非烟、沧月、燕垒生等小说家,他们致力于突破传统武侠的边界,在解构传统武侠时再造新的价值体系,但作品总体来说并没有达到金庸的影响力。金庸武侠难得的地方,是他托起了一个想象奇绝、格局广阔的武侠世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每个人都能从中见自己,每种观念都承续传统,虚实之间,令人慨叹。相比之下,新武侠可能在技巧上有所创新,在格局和理念上却落了下风。

  过去,武侠片作为武侠小说的影像化,继承了任侠精神“重然诺,轻生死”,仗义行侠、不畏强权的一面,作者们热爱那个庙堂之外的江湖,相信武侠可以改变秩序,他们不是权力的体认者,而是通过武侠扞卫心底的正义。在传统武侠世界里,朝廷往往以黑暗的面貌出现,当权者是鱼肉百姓的元凶,而江湖中的武侠,乃是公道的护卫,他们舍生取义,拯救苍生,焕发着古典英雄的悲剧之美。但在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叙事中,对权力的体认增加了,对武侠魅力的塑造则削弱了,武侠被还原成力不从心的渺小个体,在秩序与强权间侥幸生存。武侠在写实化、艺术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却也离大众希望的英雄面目渐渐疏远,那种具有超越性的力量,民间正义的扞卫者,大众只能从古典武侠中寻觅,于是二三十年过去,最火的武侠仍是郭靖、萧峰,新派武侠则高不成低不就。

  当作者们把武侠精致化、中产阶级审美化,或者将它作为瓦解旧日价值的工具时,新武侠的叙事伦理相应出现危机。毕竟,武侠虽然是士人的形象,却有粗犷的一面。武侠之所以成为武侠,并不在于它的精致、虚无与明哲保身,而恰恰是因为他超越生死的利他一面。武侠不愿意做自居高雅实则与秩序合谋的利己主义者,武侠能够为了江湖儿女的情义粉身碎骨,对正义的守护、对师友的情义,还有对个体尊严的执着,共同凝聚着武侠的崇高价值,到如今,真实的武侠虽然泯灭,虚化的武侠精神仍然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也是人们看武侠片的原因。当观众不满于今日之武侠,他们内心向往的,实是任侠精神的回归。

作者:宗城

编辑:余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