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非遗为载体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讲座、纪录片、展会以及各类非遗体验类活动,非遗正在以一种更具普及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面貌回归大众生活,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如何认识和梳理非遗,是非遗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但除了严谨的非遗学术研究,在高校开设具有通识课特点的非遗课程,对于增强青年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自信,培养非遗传承发展的兴趣人群和潜在从业人群,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高校推广通识性质的非遗课程,相对于学术性的非遗研究,意义更为深远。
传递非遗内在价值,启迪文化自觉意识。在大学生通识课中开设非遗理论与实践类通识课程,使大学生群体较为系统地了解非遗、直观地接触非遗,认识非遗的历时性、共时性和当代价值;并可结合自身兴趣萌生共鸣,从而启迪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传承传统文化基因,培植青年传承人群。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就曾说过:“应该把古代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让大学生接触、关注、参与不同门类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既有利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发展,又为民族创新、文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内在动力。
激发家国情怀意识,内化乡情乡愁观念。非遗通识课程离不开“乡愁教育”,引导学生感受各国各地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更应该让每个大学生“回到家乡”,培养“你是教室里最了解家乡非遗的人”的意识。在这一方面,地方院校更能有效地结合当地学生在地方方言、本土知识、本地区民间生活体验方面的优势,通过地方非遗项目的实践类课程深化“乡愁教育”的效果。例如,地处浙江省温州市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就开设了温州地区特有非遗项目瓯绣、瓯塑、瓯窑和木活字的实践类课程,学生在完成这类动手课程后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也更加关注家乡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
非遗通识课程的目标定位,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在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培育学生良好品格。大学生具有很好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定型期,向这个年龄段人群传播口头民间文学、手艺人从业守业故事等生动案例,他们既能够领会其基本内涵,又可以引发他们的思考,产生正向的认识,形成可能延续一生的品格与习惯。例如,在课堂中讨论各地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新民俗,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习俗背后的精神内涵和家庭社会观念,让年轻人成为传统习俗的维护者、新民俗的倡导者。
吸引大学生群体关注,使其乐于参与非遗实践活动。从非遗保护的角度,大学开设非遗通识课,更加着眼于培育大学生这个数量庞大的非遗“粉丝”群体。非遗传承需要一定数量、稳定守业的工艺技艺持有者,更需要社会人群的普遍关注与积极参与。比如传统表演类非遗项目,即使国家、社会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扶持、使表演团体得以维系,也需要“台下有看客”,特别是要改变观众群体的年龄断层问题,吸引年轻人群的关注。
以启发兴趣为开端,培养非遗相关行业未来从业者。大学生群体既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可成为许多门类非遗传承发展的潜在从业人群。由通识课开端,如果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与某类或某项非遗恰好契合,那么就有可能激发其加深了解、主动学习的动力,发展为潜在的从业人群,改善一些非遗项目传承乏力、面临失传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