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报名
  • 最新活动
  • 电子微券
  • 精彩专题
  • 报名须知
贵阳孔学堂图书馆
[报名须知]

报名方式:
1.微信报名:用户需要在微信搜索“贵阳孔学堂”,或手动输入微信号:gyconfucianism,添加并关注“贵阳孔学堂”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讲座报名”即可进入报名系统(适用于高校学生听课修学分及市民网络报名);
2.现场报名:市民可前往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推广部活动科进行现场报名【详细】

在经典的怀里撒个娇 中国戏剧新作频“出圈”

2018-12-29 11:24 来源:北京日报

  “据说是北京三十三年来最冷的一天,来看戏的都是过命的交情。”导演王子川的话剧《雷管》正在鼓楼西剧场上演,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冻跑坐满剧场的观众,这让负责该剧宣传的“石榴”格外感慨。应该说,正是越来越多的戏剧观众让王子川这样的年轻导演,可以凭借实力在市场上迅速“圈粉”,也让中国戏剧在过去一年有了更多可能性。

  素人演员出演的话剧《大众力学》在乌镇戏剧节广受好评

  在经典的怀里撒个娇

  以往说到《茶馆》,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京腔京韵、北京人艺,于是之、郑榕、蓝天野或是梁冠华、冯远征、濮存昕、杨立新,而在今年,有了更多新的联想。

  从2017年底李六乙导演的川版《茶馆》上演,到王翀的《茶馆2.0》,再到校园戏剧《新茶馆》和孟京辉的朋克版《茶馆》,以及北京人艺版《茶馆》,一年多的时间里五部截然不同的《茶馆》陆续上演,打破了人艺经典一枝独秀的局面,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经典改编最重要的是和当代的对话。几部剧中,除了《新茶馆》是对老舍原着的续写外,其他几部都是在老舍原着上生发创作。川版《茶馆》打破了人们对这部作品的一个基本认识,剧中人不再说北京话,为作品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与原着产生了间离;王翀的《茶馆2.0》将故事搬到了校园,词儿还是那些词儿,但讲的却是当下校园里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孟京辉的《茶馆》则被解释为“这是一场关于老舍、裕泰茶馆、茶馆掌柜王利发和形色各异的茶客的时间之旅。这场旅程从清朝末年开始,横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在这里、在此时结束。”

  孟京辉曾表示,这次改编是在经典的怀里撒个娇,言下之意大概就是让大家不必太敏感,不需要和经典版比出个高低。或许一直以来《茶馆》少有改编者,就是因为改编压力巨大。这些作品带来的冲击是有的,也伴随着各类质疑。但最重要的是终于有人愿意或者说是敢于动动经典了。中戏教授沈林在谈到经典改编时曾表示:“对经典最不好的一种态度是把它束之高阁,我觉得这样经典就不再是经典,而是标本了,就像博物馆里的标本,是死的。怎么样是活的呢?是要与作者进行对话,觉得和作者是有话说的,是亲切的。”

  莎士比亚的作品绵延四百多年,生命力依然旺盛,跟无数后辈的改编息息相关。就如李六乙导演刚刚搬上国家大剧院的《哈姆雷特》,为这一年中国戏剧对经典的认识,画上了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

  “表演艺术新天地”艺术节为上海带来一场文化狂欢

   VR或素人,戏剧无规范

  传统戏剧先有剧本后有戏,在国外这种规范早就被打破,在相对传统的国内戏剧环境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和作品乐于尝试,跳出规范的圈子。

  导演李建军多年来一直都是个“圈”外人。他的作品往往都呈现出独特的质感,《狂人日记》那堆满碎石烂砖的舞台,在剧场里听收音机的《美好的一天》,在公交车上演出的《25.3km童话》……这些看似截然不同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演员都是素人,即没有演出经验的普通人。

  今年李建军的《大众力学》在乌镇戏剧节大获好评,其中的素人演员都是一些满怀表演梦想的普通人。该剧在北京演出时不仅收到了赞美,也受到了不少质疑。有人在感动之余,认为作品中推崇的朴素也是一种刻意,还有人发问:“这还是不是戏剧?为什么花钱买票来看戏,却看到‘抖音’一样的东西?”李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想讨论的是:剧场到底是什么?今天的剧场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观众和演员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可见观众感受和导演的思考之间有着不小的“代沟”。不过,新的形式必然会遭遇不同的反馈,这也是做出新尝试的目的。

  中间剧场在今年下半年举办了一次“科技艺术节”,上演了多部极具科技含量的戏剧作品。其中,值得称道的当属VR戏剧《蛙人》。所有观众都坐在舞台上,排成两排,时而看面前的演员进行简单的表演,时而戴上VR眼镜进到更丰富的影像空间。人们坐在椅子上摇头晃脑,转来转去,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观演模式。中间剧场今年再度演出的《红兔子,白兔子》也不拘一格,全剧没有传统的排练,没有导演,每一位演员只演出一次,而在演出之前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演什么,构成了一次充满未知的戏剧游戏。

  越来越成熟的戏剧观众和戏剧市场,为中国剧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可以预见未来还会诞生更多更“出圈”的作品。

  城市热衷戏剧符号

  乌镇戏剧节对乌镇文旅品牌的影响肉眼可见,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戏剧,乐于将其作为一枚文化标签贴在自己身上。戏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常常被认为是有些小众的,但当它与城市生活发生关联时,就是在与大众建立联系,无论对城市还是戏剧都有利好的一面。

  在上海,今年第三次举办的“表演艺术新天地”艺术节,成为一场城市的文化狂欢。15部中外优秀剧目、200场演出和衍生活动在上海新天地的各个区域接连上演,剧目类型涵盖装置巡游、多媒体浸没式舞蹈、创意物件剧、形体偶剧、默剧、街舞、世界舞蹈、京剧、昆剧、梨园戏、实景音乐演出、声音演出、戏剧、音乐舞蹈剧场等。最重要的是,戏剧不仅仅在剧场里封闭演出,还在公共空间呈现给更多路人,使得戏剧影响力更大。

  在北上广出现这样的戏剧节可能并不新鲜,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如合肥、武汉、西安也加入其中,用戏剧标注自身的文化特点。今年举行的西安戏剧节,历时四个月,以“城墙若是四面台”作为主题,用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20部剧目、50多场演出、70多场戏剧公演活动填满西安的春夏,把这座城市变成戏剧舞台。

  民营戏剧团体“至乐汇”负责人孙恒海曾说,“每一座城市都需要一张戏剧名片”。至乐汇推出的“一城一戏”计划为每座城市做一部戏,讲述城市的传奇故事,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他认为,一座城市想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须向世人展示独一无二的城市精神,人们将透过历史的、世俗的、商业的文化去品味,而能将这些表达融于一体的正是戏剧。一城一戏也许未必能实现,但开放的戏剧空间对城市文化生活而言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作者:牛春梅

编辑:余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