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报名
  • 最新活动
  • 电子微券
  • 精彩专题
  • 报名须知
贵阳孔学堂图书馆
[报名须知]

报名方式:
1.微信报名:用户需要在微信搜索“贵阳孔学堂”,或手动输入微信号:gyconfucianism,添加并关注“贵阳孔学堂”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讲座报名”即可进入报名系统(适用于高校学生听课修学分及市民网络报名);
2.现场报名:市民可前往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推广部活动科进行现场报名【详细】

新年开卷,名作家献上第一个故事

2019-01-08 11:19 来源:文汇报

  2019年开年,作家们献给新年的第一个故事有哪些?多位名家的新作集中亮相《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等纯文学期刊,对时代做出文学的呼应。

  其中尤其亮眼的是,冯骥才时隔多年重返“小说现场”,以一段跨国恋情探讨中西文化碰撞,独特的津味书写再续“怪世奇谈”;老将王蒙、莫言、刘庆邦、迟子建笔耕不辍,纷纷带来最新短篇小说,令“短”的美学得到更多面向的创作实践;叶兆言、阿来则转向真实的历史和时代事件,打造了创作脉络中的不容忽视的标志性代表作,拓宽了中国故事书写的维度。

  这些故事并不惮“剧透”,文学依然展现了极具弹性的阐释空间。

  沉淀近30年再度出手,延续冯式津味

  “有朋友问我是不是重返文坛、迎来创作的‘第二次浪潮’?我能肯定的是,我正重返小说。”近15万字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在77岁作家冯骥才心中孕育了30年。小说首发于今年第一期《当代》,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单行本。故事发生在19世纪津门地区,1862年之后,天津建立英法租界,成为历史上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于是,一段跨国恋情,沉醉于悲怆的历史河流中,小人物的爱恨情仇,演绎着那个时代中西文化历史碰撞下的命运悲剧,并在更深层次反映了两种文明相互的误读、猜疑、隔阂。作为小说中最重要的意象,单筒望远镜意味着“使用它只能用一只眼,有选择地看对方”,变身150多年前文化对视的绝妙象征——世界是单向的,文化是放大的,现实就在眼前,却遥远得不可思议。

  继《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后,《单筒望远镜》是“怪世奇谈”系列的一部新作,也是酝酿时间最长的一部。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冯骥才多向度全景式书写了天津地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群体人格,延续了冯式独特的津味,将斑驳历史再次拉入记忆中,百年多前的天津风貌跃然纸上。冯骥才说:“在历史上,天津地处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那个时代天津城市空间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老城、一个租界,使这个城市的历史、形态、生活文化,与中国其它任何城市都不同。”

  《当代》杂志副主编杨新岚将《单筒望远镜》形容为“一部有着强烈命运感的小说”,“从一个人到一座城再到一个国,百年前的静美和惨烈以文学的方式导入我们的文化记忆。在剧烈的冲突当中,作品承继了孙犁荷花淀派的风格,写出了美,更写出了残酷。”上世纪90年代初,冯骥才投入大量精力从事文化遗产保护。“20多年来,文化遗产抢救虽中止了文学创作,反过来于我却是无形的积淀与充实。我虚构的人物一直在我心里成长,加上这么多年对历史的思考、对文化的认知累积,现在写起来挺有底气的。”

  精悍篇幅里筑造人间百态,探索小说极简美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多家文学刊物推出了“短小说专辑”“短篇一组”等专栏,让人们再次领略短篇的魅力。其中,王蒙、莫言、迟子建、刘庆邦等作家都推出了中短篇小说新作。

  年过八旬的王蒙“花开两枝”——今年第一期《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分别首发了他的5万字中篇小说《生死恋》和短篇《地中海幻想曲》(又一章),主题都是爱情。

  《生死恋》的时空从北京胡同的院子辗转到世界多地,连着革命年代、建设时期、改革开放的中国。“情感和血脉、空间和时间的温软、冷硬,全都攸关生命本该有的悲喜忧欢。可是道理说出轻巧,真真切切发生在人物和他们之间的过程,在《生死恋》貌似轻快的语调之下,回旋着沉郁顿挫、无法释怀的人生咏叹。”《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如是评价。

  《地中海幻想曲》(又一章)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既有世道沧桑,更有强烈的生命活力。小说女主角隋意如有显赫的家世、学历、荣誉等,却在谈婚论嫁上屡屡触礁,小说以意识流写法讲述了她登上地中海幻想曲号邮轮后的旅行经历。读者在短小精悍的故事篇幅里,仿佛跟随40岁的她遍览人生沿途风景,令人感叹王蒙笔力之老辣精准。

  着迷于短小说美学的还有莫言,他的《一斗阁笔记》首发于《上海文学》今年第一期,含12篇短小说,最短的200多字,长的不过400来字,依然是写家乡高密,古代传说交织童年记忆,穿插了形形色色的乡间人物故事。这12则故事让人联想起《聊斋》《阅微草堂笔记》,却又完全不同于古人,而是当代作家对家乡,对土地,对世俗人性的描画。《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说,短篇小说如何写得精短耐读,以极简篇幅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并给读者联想和启迪,对作家提出了极大挑战。

  刘庆邦最新短篇《到外面去睡》首发于《江南》今年第一期,小说写了一段别样的青春记忆,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几个乡村青年,通过离开家、夜里到外面去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独立、叛逆以及对摆脱管束的渴望。那些曾被时代和环境禁锢的青春心灵,在广阔无垠的幕天席地中,尽情释放自我,挥洒年轻多余的精力,以此寄托对外面世界与自由的强烈向往。

  以文学的方式为一座城市立传,为时代留影

  在中国作家中,叶兆言不是唯一一个,却是许多读者公认写南京最多也颇具特色的当代作家。近年来,他的文学雄心就是写一部非虚构长篇《南京传》,现已完稿,预计今年内出版单行本,而书中章节《应天府——〈南京传〉之大明王朝》首发于《花城》今年第1期,能让读者们先睹为快。

  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引得无数后人歌而咏之争而写之。“显然要描述南京历史,展现南京文化,给这座悠久的城市树碑立传,并非易事。”这一次,叶兆言不仅仅是一个小说家,更是在历史故纸堆中浸泡多年的考据者,从岁月长河中打捞线索,寻找那些被忽略遮蔽的细节。

  同样酝酿多年文学果实的,还有作家阿来。继2008年长篇小说《空山》后,阿来20多万字长篇新作《云中记》首发于《十月》2019年第一期,单行本将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小说将文学聚光灯投向11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一座遭遇地震行将消失的村庄,一片山林、草地、河流和寄居其上的生灵,山外世界的活力和喧嚣,交织成意义纷呈的多声部回响。“重大现实题材并不好写。云中,是汶川地震中一个消失村子的名字,也是小说故事的发生地。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写出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尊重,而不是停留在灾难表面。”

  关于《云中记》,阿来坦言这部作品“献给地震中失去宝贵生命的人们,献给消失的村庄,献给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阿来说,当年地震发生后,他曾多次自驾去受灾现场,“面对巨大的创痛,我说不出什么话来,说什么也表达不了我的心情。那时我觉得只有莫扎特《安魂曲》适合我的心情,用车载CD在现场一遍遍播放。《云中记》也是在这首庄重悲悯的吟唱陪伴下写就的。”

  “十年前,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阿来曾声称不能轻易触碰,这种态度证明了作家对生命价值和创作的虔诚敬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评价,阿来并非在事情发生的当下仅凭一腔热血投入写作,而是经过长久的沉淀,从天灾思考书写创伤的修复、灵魂的抚慰,终于找到了独特的切入口和表达方式,体现了文学的高贵与有尊严的写作。

作者:许旸

编辑:余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