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成人后,“童年”似乎是人们愿意回忆的。隔着岁月的滤镜,会觉得有那么多小小的美好。可前不久,一位作家用一本书和大量的采访告诉读者,有些人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这本书就是殷健灵的《访问童年》。
她告诉记者,请受访者回望童年,是想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告诉读者,太多人需要在童年面对各种痛苦,乃至生离死别,“完满”并不是童年的常态。但全书基调并不灰暗,在每个人的故事中,又总能找到向上的积极力量。
一个曾无法逃脱自卑的优等生
李妙玉是一位公务员,很小的时候亲生母亲因病过世了。她和奶奶住在乡下,总要经受着别人猎奇和怜悯的目光,“这个小孩好可怜哦,没有妈妈的”。
所以,后来她和继母初时的相处很愉快,因为意味着有了完整的家。继母给她带来漂亮的蝴蝶结,为她梳头发,跟她和姐姐聊天,家里总是听见姐妹俩的笑声飘来飘去。
可好景不长。由于继母还有两个儿子,家里属于工薪阶层,负担四个孩子的花费十分吃力。继母的态度就慢慢变了。
是怎样陌生起来的呢?有一次早晨,李妙玉没吃饱,想去厨房再乘一碗饭。继母斜睨了她一眼,用一种很陌生的口气说:“你人小,要吃两碗。哥哥个子那么高,也吃两碗。”
她的目光和继母的眼神轻轻碰了一下,只觉着继母的目光冷冷的,和外面的天气一样冷。
仿佛从那时开始,她和姐姐连吃饭也要多多留意,烧了排骨,便犹豫着能不能吃第二块;继母开始数落姐妹俩,也会和父亲冷战。她们越来越害怕和继母独处,闷头吃晚饭、洗好碗,马上回房间看书。
她不敢反抗继母,也不敢把委屈告诉父亲——因为害怕他们离婚,害怕自己再变成旁人眼中“不同”的那个人。
尽管她是优等生,但一度逃脱不了自卑。由于一直被继母取笑“身长腿短,大腿粗,个子矮”,她在打压中建立着对自己的认知,“我想,我永远都不可能获得像别人那样的自信了”。
遇到那么多事,仍然相信善良
如果说李妙玉的童年还有一丝温情的话,沈金珍的童年就似乎灌满了悲伤。她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曾是某公司的一名财务。
她的父亲是建筑公司的水泥匠,继母不识字,也没有工作,但为人很好。父亲几十块钱的工资难以养活一家八口人,沈金珍从小就学会帮家里做事,比如出去跟别人借钱。
家里经济状况很糟糕,平时吃的是酱油和盐拌的籼米饭,冬天棉袄破了,棉花露出来,就用绳子扎紧,这样可以暖和一些。
常言说,父母在,就有家。但她13岁时,父亲患胃癌去世了。不过半年的时间,母亲也去世了。同一个殡仪馆里,兄妹们先后参加了父母亲的葬礼。
成为孤儿后,沈金珍带着妹妹们生活。她也只是个孩子,但要去给别人做保姆,寻求一切可以赚钱的机会:纳鞋底、翻棉袄……她不觉得苦,也坚决不肯把妹妹送人。
很多年以后,她在接受殷健灵采访时说起童年这一切,忍不住哭了,“我很平常,也经常受人欺负。碰到那么多事,但我很坚强,从来没有绝望过,我还始终坚信一点,良心好,善良,一定有回报”。
“不完满”童年里的温情色彩
上面这样的童年故事,殷健灵在书里一共写了26个。里面的受访者有着不同身份,年龄最大的已年近百岁,最小的还在读小学。经历中有绝望、孤独、反抗、倔强……它让更多人明白,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无忧无虑,也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过得平静安详。
比如,有的受访者视力有些问题,看不太清楚东西,童年有着不那么愉快的成长经历,一度封闭、自卑;后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慢慢建立了自信。
在这些故事里,依然有着温情的色彩。
一名叫“白茉莉”的教师,小时候被寄放在爷爷奶奶家。虽然从小没有足够的父爱母爱,家里条件比较拮据,但白茉莉的童年依然是彩色的。这种满满的幸福感来自于共同生活的老人和叔叔,他们给了白茉莉无尽的关爱。
爷爷喜欢听书,晚上睡觉前,他会给白茉莉讲《西游记》里的故事;奶奶善良能干,十分疼爱她,总是夸她懂事。叔叔给她买了字典,鼓励她好好读书……
可能正是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赞扬和关爱,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虽然条件艰苦,但涌上白茉莉心头的却是绵延无尽的诗意和烂漫。
她说:“我后来想,一个人的成长是否美好,在于你怎么看待它”“爱是成长中得到的赞扬,那是最大的动力,激励我去努力,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童年更需审慎对待与呵护
曾有人说,殷健灵这本《访问童年》似乎更多展示了生活中“不那么完美”的童年,读起来不够温馨、温暖。
但殷健灵说,她想让大家知道,童年不仅纯真无瑕、混沌无知,童年同样敏感脆弱、复杂多变、危机四伏。童年独立生长,可终究敌不过时代洪流、社会文化、家庭环境的裹挟和影响。
倘若人生犹如危崖上的一棵树,童年便是根,在夹缝中求生存,靠着露水阳光以及自身的力量长成枝繁叶茂。所以,更需要审慎对待与呵护。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成年后无法解决的困惑和障碍,都可以在童年期找到成因和答案。只是,当我们明白和了解这一切,童年已经无法回返,更难以修正。”殷健灵说。
所以,对孩子而言,从书里的故事读到自己,能更珍重地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对成人而言,得以“重访童年”,在记忆、修复和创造中与自己、与生活和解。
德国作家黑塞说过,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试图跃出深渊。我们可以彼此理解,然而能解读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殷健灵说,愿把《访问童年》献给每一个曾经的孩子以及正在成长着的孩子,“我们将从别人的故事里读到自己,那里有人生的源头,那里也有重新出发的路标”。